法国CY 赛尔奇-巴黎大学教授。毕业于沈阳大学,北京大学,学习经济与社会学。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巴黎高等社会科学院从师社会学大师阿兰·图海纳(Alain Touraine),获博士学位。研究兴趣有关现代性,知识分子,民主,社会变迁,地缘政治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有多种法文、中文著作、学术文章、散文、时论发表。
病毒到处蔓延,这些词汇也漫天飞舞,看似自然,其实背后或多或少都有些文化密码。这些不同的认知也参与人与病毒的搏斗
不讲个人特质,决定这些年轻政治人物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对传统政治人物的不满以及渴望变革的心理
在民粹猖獗、民主机制面临诸多危机的时代,这绝对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
就现代政治而言,专制的问题可以用民主来解决,但民主的问题却不应该且最终也无法用专制来解决,只能以民主的调试、更新、改造来解决民主的问题
法国新内阁18位部长、4位国务委员,正如马克龙竞选时的承诺,一半为女性,一半是来自公民社会的新人
获知当选后,马克龙在竞选总部发表的讲话中,没有丝毫的喜悦,口气极其严峻,陈述了他对面临挑战的艰巨性的认识,誓言将弥合法国的分裂,重振法国作为他施政的最重要的考量
马克龙成功“出线”,造成不啻于一场革命的震撼,一场不同于传统并将极大改变法国政治面貌、运作方式、政治文化的“革命”
法国2017年总统大选右派与中派联合初选传递的信息,一如在美国大选中我们见到的某些趋向,法国政治在大幅向右倾斜,这种趋势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现实的政治原因
这是一种巨大的历史反弹效应:对全球化的反弹,对内部的社会、观念、族群结构变化的反弹,主体白人社会对其地位和文化感到的威胁的一种反弹,对奥巴马进步主义政策的一种新的保守主义反弹
“费厄泼赖” Fair-play ,遵守共同的规则,尊重对手,接受判决与竞赛结果,不是你死我活,其实这不仅仅体现在体育,也是所有领域包括政治都需要遵守的精神准则
我们不知道,英国脱欧造成的冲击波最终将止于何处,它肯定是英国的一个新时代的起始,但是不是也是世界进入一个新时代的开端,这只有未来的历史学家会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