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多经济增长结构和效益指标的微妙动向显示,中国2012年面临经济“超调”的可能
忘记温州,预留基础货币,应对可能出现的新兴市场泡沫破裂,或许是我们真正审慎的选择
几乎在一夜间倒退回15年前,毫无技术含量的金融骗局重新上演,银行在高息揽储,民间在炒资金
央行除了应该关注银行体系流动性是否足以维持运转外,可以试着让投机者自己埋一次单,哪怕就一次
在全球面临债务危机的背景下,能够坚持紧缩货币的国家将成为债务泛滥所引致的海啸中的一片平静的避风港。
在这三种前途的抉择中,如果我们的决策机制是具有纠错能力的,如果我们是追求经济效率的,那么让一种更加公平的机制决定输赢是至关重要的。
在总需求不大可能上升的背景下,放松货币并不意味着资金真正流入实体经济部门,而更可能再度出现资产成为对货币放松避险的“池子” 。
通货膨胀、资产价格上涨即是对货币的第一次价值下行压力,而未来必将出现的人民币汇率贬值则是对以人民币标值资产的第二次价值下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