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名家 钟正生
将漏损人群纳入更高质量的职工保障体系,可明显提升其消费意愿,减少预防性储蓄,而其中的关键点在于制度门槛的降低,也意味着财政需承担更多的支出责任
财新名家 李井奎
靠廉价劳动力发展的制造业时代已经过去,制造业的升级转型呼唤更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市场会倒逼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
财新名家 吴松泉
“十五五”期间将是决定新能源车格局的大洗牌阶段;涉“碳”新一轮产业竞争白热化,地方政府通过建设零碳园区提升投资吸引力迫在眉睫
财新名家 易峘
除了技术性因素扰动,工业企业盈利读数的“回踩”或印证企业利润回升的基础仍待夯实,开复工活动亦有后置
财新名家 罗志恒
2024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尽管继续缩量,但四季度在房地产增量政策支持下降幅明显收窄。东部地区土地出让收入规模领跑全国,但最近三年广东等经济大省土地出让收入缩量明显
财新名家 高瑞东
美国经济陷入实质性衰退的风险,是特朗普加征关税计划的核心约束,亦是在美债供需之外,决定美债利率以及全球资产价格走势的核心变量
财新名家 周东旭
普通人一旦被裹挟进流量的狂欢大潮,几乎无以招架,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某一个个体,而是被彻底释放出的群体性激情,直接、粗暴、无理可讲
财新名家 赵伟
中国贸易顺差扩大的背后,是贸易方式由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的转变。产业升级是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其次是价格优势的提升
财新名家 伍戈
“东升西落”叙事有利于中国市场风险偏好改善,但资产价格真正意义上的重估仍取决于微观盈利及宏观物价预期
财新名家 滕泰
以小规模尝试为特点的消费补贴模式,恐怕难以改善需求偏弱的格局,还可能会强化市场消极认知
财新名家 刘虹桥
“头部”资管机构以“碳中和”为名投资高碳资产,引发“洗绿”隐忧,错失转型金融机遇
财新名家 邓海清
在人工智能时代,中国需要破解三大难题:一是如何走出历史上大国博弈的“修昔底德陷阱”;二是如何避免制造业空心化的“美国红脖子病”;三是如何避免人口老龄化和政府无效基建投资的“日本病”
财新名家 顾文军
中国半导体是高度市场化的产业,既然是市场就要用市场化的思维来求发展,一方面要随行就市,一方面要看清产业大势
财新名家 周浩
市场看到的是一套似乎有些痴人说梦的草案,但根本上而言,还是要看到特朗普政府的真正诉求。让债务违约以及让美元贬值,似乎并不符合特朗普的思路
财新名家 钱军辉
逆周期政策像推车上坡,中途不能停,不能松懈,否则可能前功尽弃
财新名家 章华峰
第一天作证的公司和组织有几个亮点: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和中国船东协会被单独放在一组。其他组一般都有5-6家公司或组织,这一组只有2家,估计预留了大量的提问时间
财新名家 李超
MLF利率政策属性退出后,预计央行通过“7天OMO利率+央行引导→DR007/LPR→短端利率→长端利率”的链条实现利率传导
财新名家 吴金铎
本次央行的MLF改革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理顺各种利率关系,让MLF退出了政策利率,此后MLF或将逐渐成为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之一
财新名家 陈龙
在特朗普政府四处开打的贸易战和言论背后,有着怎样的理念和政策规划逻辑;与历史对照,其与世界的博弈中能推断出新贸易体系迁徙的哪些可能结局
长三角地区近年PM2.5浓度连续上升,政策松动使部分地区治理动力减弱;约四分之一城市PM2.5浓度仍未达标,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重工业密集的北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