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沈建光
瑞穗证劵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此前为欧洲央行资深经济学家,主管亚太经济预测和分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芬兰央行经济学家,及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全球和中国经济学家。曾任经合组织顾问和中国人民银行访问学者,是经合组织2002年专著《中国和世界经济》作者之一。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客座教授。多家报刊专栏作家。其所在中金团队曾获得新财富和理财周刊机构投资者卖方分析师宏观第一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博士后,拥有赫尔辛基大学经济学博士和硕士学位,本科就读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
文章列表
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基础
12月16日

灵活的汇率体制,伴随着资本账户的逐步开放、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立、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是“十二五”末实现基本可兑换的坚实基础

10月PMI突出政策放松的必要
11月03日

预计年末两月,信贷额度会大幅提升;而当年末房价下降趋势更加明朗、通胀回落至4.5%左右时,不排除下调准备率的可能

欧盟峰会绝处逢生 危机化解任重道远
10月30日

因欧元区是货币同盟而非财政同盟,问题解决是中长期过程;债务国、核心国政党与选民间如何博弈,如何推行现有的框架下协议、欧洲经济能否避免衰退,将成为决定未来欧洲债务危机能否有效化解的关键

货币政策变调的前奏已响起
10月28日

预计11月,决策层便可能选择有差别地下调中小银行准备金率。而年末,房价拐点更加明朗、通胀回落至4%以下时,货币政策放松或将释放更为强烈的信号,以全面下调准备金率为标志

欧元区短期不会解体 2013年将遇真考验
10月12日

如何获得选民支持,让选民充分认识到“长痛”与“短痛”的利弊,将是未来欧洲债务危机能否有效解决的关键

欧元会否重蹈1992年欧洲汇率体系覆辙?
09月20日

中长期,要在欧洲建立一个超政府的财政机构,以弥合欧元区管理结构上的裂缝

危机倒逼中国财金体制改革
08月25日

担忧二次衰退有些过度,中国正好可以抓住危中之机,倒逼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地方政府以股市减持方式化解债务危机,适时鼓励地方政府自主发债。

不要低估美欧债务危机的影响
08月17日

短期内,欧美政府对于提振经济似乎无计可施,只能再次寻求量化放松政策。其后果不是滞胀就是陷入日本式的流动性陷阱,对中国的负面影响是持久和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