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亿”政策的后遗症、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阵痛都是必须面对和承受的。中国在宏观政策上不能再轻易刺激经济。有针对性的、局部的放松,是应该的,但这次调控千万不能再半途而废以致前功尽弃
企业盈利对经济增长变化和经济增长质量变化非常敏感。经济增长也许只是从10%下滑到7%-8%,但企业盈利增长的下调可能高达30%-40%以上
新一轮的刺激必须有新的方式给市场新的期望(即使这种期望最后还是可能换来失望)。如果仍旧只是保持低利率、印钞票,资本市场一定会再次无情探底。
2011年以来,几乎没有一个月没有突发事件,没有一天可以让大家松口气。而股市总是在提心吊胆中震荡,完全没有大方向可循。
宏观调控已经到了关键时刻,现在“水”紧已经毋庸置疑,大家纷纷谈论的是什么时候“松”。现在调控到了忍一把的时刻,如果现在忍不住,很可能就是前功尽弃、后患无穷。
总是用行政手段来调节经济,大到油价、电价,小至方便面、洗头水,如果中国的上市公司要受这样的管理,还怎能期望市场不跌?
踏入4月,股市却没有春意。A股在不知不觉中从将近3100点跌破了3000点的心理关口,滑下到2900点。而H股也不遑多让地从13700点跌向了13100点。
刚过去的3月,可谓惊魂未定,波澜又起。中东、北非乱世未平,日本的世纪地震、海啸以及危害更深远的核泄漏,更加使得投资者无所适从。恒生指数从24000点,在八天内直插2200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