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T中

贫富分化背景下金融资产分布与资产市场调控

2007年06月19日 13:01
陆磊
陆磊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金融资产的可得性或许远远高于收入分配差距;由于资产分布的不均等比收入分配更大,“小民总是成为人质”的现象将制约中国未来若干年宏观调控的力度和有效性

金融资产的可得性或许远远高于收入分配差距;由于资产分布的不均等比收入分配更大,“小民总是成为人质”的现象将制约中国未来若干年宏观调控的力度和有效性

    【栏·金融改革】最近在杂志上发表的国民经济研究所王小鲁关于灰色收入与经济制度的分析无疑是鞭辟入里的,笔者对其实证结论深表赞同之余,出于对金融学的特殊偏爱,自然会产生一点从金融市场角度进一步分析贫富分化的直观感受。一方面,金融资产的可得性或许远远高于收入分配差距;另一方面,正因为资产分布的不均等比收入分配更大,“小民总是成为人质”的现象将制约中国未来若干年宏观调控的力度和有效性。
    ——首先,从金融资产的可得性看,由于既定收入和财富决定了不同阶层公众进入信贷和资本市场的可能性,由此进一步强化了收入差距。比如,在城市地区,居民的主要金融资源获得形式是抵押贷款,这就取决于居民拥有抵押品的价值,价值越高意味着其获得金融资源数量越多,同时,还款能力取决于其货币收入,收入越高同样可以撬动更多的金融资源。
    更为糟糕的是农村金融现状。尽管国家鼓励面向低收入农户的小额信贷发展,但事实是农村金融机构总是倾向于面向农业大户和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户,而小农户和外出打工者(笔者不愿意使用“农民工”的表述)很难获得金融服务——无论在金融资源覆盖广度上上还是服务深度上均如此。于是,我们可以观察到大量的财富神话,诸如《福布斯》“2004中国富豪榜”上榜富豪、河南华林塑料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孙树华的财富泡沫破裂就源于金融和土地资源集中而制造出了一个富豪,同时可以想象这种富豪的诞生对收入和财富差距的现实影响。
    因此,尽管有观点认为,中国贫富分化的关键问题在于穷人过穷而非富人太富,但其资产来源仍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即使我们不追究所谓原罪,至少应改良当前的依靠政策倾斜和金融资源集中投入造就富豪的制度。当然,这里的本意并非“反市场”,恰恰相反,核心意思在于重塑一个真正起点公平的市场。
    ——其次,从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房地产价格过高和最近让宏观调控者感到不安的资本市场泡沫都隐含着一个政治经济学问题——贫富分化导致小民成为人质。一度,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失效让各方认为宏观调控不具备调节市场的必要工具,而另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是面向资本市场的财税政策出台后的市场波动和政策“修正”。笔者曾经强调过资本市场调控相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有效性,认为价格垄断程度的差别决定了两个市场的不同。但是,总结最近的情形、王小鲁先生的研究和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总结,得出的结论就略有不同,且更令人忧虑。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基本失效源于大量已经购房且拥有巨额房贷的“小民”成为反对调控的人质:一旦房价下跌,则他们可能破产,由此导致社会问题。同样,当前的资本市场再现“小民人质”的影子,在大量公众用本来不多的存款买入资本市场工具,则当局必然不大可能真正伤及小民本来微薄的身家。于是,我们不可能真正指望看到1993-1996年的铁腕调控,当然,正因为如此,我们只能看到缺乏调控背景下富裕阶层财富按几何级数增长,也只能接受贫富分化继续拉大的事实。   
    前两天,上海警方的狙击手在某洋快餐厅成功击毙绑匪而作为人质的女童毫发无损,那么,我们的宏观调控是否可能按照击毙绑匪而解救人质的方式进行?当然这很难,正因为难,我们才需要明智的学者和善于调控的当局。■

版面编辑:运维组

观点频道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上述文章及图片。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推荐阅读

财新周刊|中国碳市场扩围在即

中国农业银行原副行长楼文龙被查 辞职已7年

FF股价连日暴涨 纳斯达克已于4月24日作出退市决定

解药|药企密集布局生物类似药,能否成为出海劲旅?

全球首例猪肾脏移植患者去世 术后存活近两个月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