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T中

如何化解“三角债”

此轮企业债务拖欠,直接诱因来自经济下行压力,而非信用关系急剧恶化;政府应避免直接介入,将改善企业经营环境的诸多举措真正落实

  财新记者 于海荣

  伴随着经济增速放缓,新一轮“三角债”苗头再次显现。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以来,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应收账款净额的增速出现逆转,后者明显高于前者,且差距有拉大趋势。前八个月,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净额达到7.98万亿元,同比增长15.6%,高出主营业务收入增速5.4个百分点。

  财政部数据也显示,前九个月国有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为8.6次,比去年同期下降0.7次。

  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轮“三角债”相比,此轮债务拖欠的直接诱因来自经济下行压力,而非信用关系的急剧恶化。从原材料到中间产品到产成品销售,正常经济条件下不会出问题的做法,在经济下行压力都可能造成上下游货款回收困难,进而形成债务链。

责任编辑:朱长征 | 版面编辑:林飞

相关阅读

又见“三角债”

2012年10月24日

麦金农等建言破除“全球三角债”

2009年02月24日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财新观察|遵循法治精神推动并购重组

最新财新周刊|青海扶贫局连环窝案 招标行贿造假分赃一条龙

红豆集团员工集资兑付延宕 地方政府支持下步步为营

山西建投PPP专项债提前清偿方案未获通过

最新封面报道之二|特朗普煤电复兴梦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