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观点

刘煜辉:M2应该如何看?

2013年02月07日 09:37
T中
各国之间货币层次划分有较大的差别,金融深化程度不同,M2的国别比较应慎重,并应看到类存款债务工具的产生

  【背景】2012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M2)余额为97.42万亿元,M2与名义GDP的比值达到188%。对此,国内学术界争议较长时间的一些相关问题再次进入媒体议题——中国多年来M2与GDP比值是否偏高?原因作何解释?它与通货膨胀有何关系?

  M2指标是流通中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准货币。

  现任央行副行长易纲曾以货币化理论解释上世纪90年代以来M2/GDP逐渐升高的原因,认为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交易的货币化程度不断加深,公众对货币的需求不断上升。

  央行在《2011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中也提出,一般而言,间接融资比重高,银行融资占比大,一国货币总量相对就会比较多,因为银行资产扩张(如发放贷款、购买债券和外汇等)会派生存款,增加全社会货币供给。直接融资(如发行股票、债券等)只涉及货币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转移和交换,货币总量并不发生变化。

责任编辑:朱长征
版面编辑:王永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一个经开区书记的30亿元贪腐路|特稿精选

王滨落马始末:他主政的中国太平集团发生了什么|特稿精选

华生:对股市的再期待

产科萎缩加速 妇幼服务如何避免系统性塌方?|特稿精选

6万枚比特币案中案|特稿精选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