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T中

“棱镜”折射了什么

中国在安全与自由的权衡中,曾有深刻的教训,最典型者就是重庆的“王立军案”

  【财新网】(记者 杨哲宇)近来,美国青年爱德华•斯诺登爆出的“棱镜门”事件成为世界舆论热点,和平时期政府部门有无权力监控平民隐私信息引发了广泛争议,全球再次为自由与安全的平衡问题展开了辩论。这是互联网时代带给人类的空前挑战,迄今无定解。惟其如此,更应深思慎行。

  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产生了大量电子信息,不仅承载着各国公民包括财产权在内的诸多权利和自由,还隐藏了他们生活中私密,从而构成隐私权的核心内容。警察局、司法机关和安全机关出于追踪和侦察犯罪的目的,需要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内对相关信息加以监控,这在原则上是成立的,否则,破案的艰难会导致犯罪猖獗;但是,如果这种权力运用不当而滥施监控、滥截信息,则会直接侵害人们包括隐私在内的各种权利与自由,而成为自由之敌。于是,如何在自由和安全之间获取均衡,就成为立法者十分重视的问题。

责任编辑:张继伟 | 版面编辑:路炳阳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中国对美国关税提升至125% 称将不会继续无意义的关税数字游戏

中美航线无货可运 欧洲南美日韩东南亚航线运价上涨

特斯拉中国不再接受进口车新订单

专题|特朗普关税战巨震

小米SU7与两轮电动车碰撞致两人死亡 司机弃车逃逸后被捕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