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观点

领导力亦是改革瓶颈

2013年07月01日 08:42
T中
面对当今错综复杂的社会局面,领导者应该心无旁骛地推进改革,切不可在访贫问苦、视察灾情等细节问题耗费太多精力

  【战胜市场】(财新专栏作家 刘胜军)在中国社会矛盾迫近临界点、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路口,新一届领导发出了“改革是最大的红利”、“不改革要承担历史责任”、“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宪法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老虎苍蝇一起打”、“打铁还须自身硬”、“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等一系列改革最强音。社会各界对重启改革议程充满期待。

  但我们丝毫没有理由盲目乐观。早在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就提出了很好的顶层设计,“对垄断行业要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但实际执行情况却并不如意:旨在打破垄断的36条、新36条无法撼动央企垄断;国企不仅没有退出竞争性行业,反而大肆进入房地产等高度竞争性领域;在利益的裹挟之下,政府权力无序膨胀到了 “不能理解、不能忍受的程度”(李剑阁语)。正如吴敬琏所说,“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一个很好的《决定》。遗憾的是,各级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统制不但没有削弱,相反还不断增强。”。结果,过去十年被不少学者认为是“改革失去的十年”,甚至有悲观者认为改革已死。

责任编辑:张帆
版面编辑:王永

观点频道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上述文章及图片。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