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专栏作家 王汉锋)从去年底的中诚信托产品到期无法完全偿付,到最近的超日债违约事件,“打破刚性兑付”已经成了媒体上常见的“时髦”词汇。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说两点:
1.给定目前中国制度框架和历史路径,全面打破刚性兑付将是个逐渐的过程,目前尚无法实现;
2.选择性的打破刚性兑付可能会加剧当前金融市场的问题,蕴含风险。
为什么打破刚性兑付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下是逐渐的过程?原因在于中国目前关于“打破刚性兑付”还不是真正的共识,关于“债务风险”真正的共识还是“底线思维、防范金融风险”。
【财新网】(专栏作家 王汉锋)从去年底的中诚信托产品到期无法完全偿付,到最近的超日债违约事件,“打破刚性兑付”已经成了媒体上常见的“时髦”词汇。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说两点:
1.给定目前中国制度框架和历史路径,全面打破刚性兑付将是个逐渐的过程,目前尚无法实现;
2.选择性的打破刚性兑付可能会加剧当前金融市场的问题,蕴含风险。
为什么打破刚性兑付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下是逐渐的过程?原因在于中国目前关于“打破刚性兑付”还不是真正的共识,关于“债务风险”真正的共识还是“底线思维、防范金融风险”。
责任编辑:张帆
版面编辑:邵超
观点频道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上述文章及图片。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