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秦前红∣文)国家主席制度是宪法中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国家主席制度是在1954年宪法中首次出现的,随后在1975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中又被废除。1982年宪法制定时,又重新恢复设立了国家主席制度。自1982年宪法实施以来,国家主席制度发生了一些比较大的变化,最重要的变化可能就是1993年以后党的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和国家主席的“三位一体”的领导体制的形成、完善和强化。那么在1954年制宪的时候,国家主席这一职位最初的形态是什么?当初起草宪法的时候,对这一职位有什么样的考虑,之后又有什么样的变化,这些问题对于我们观察和理解当下国家主席制度来说相当重要。
1954年宪法草案初稿中的国家主席制度雏形
2014年09月26日 11:48
T中
1954年宪法草案初稿中的国家主席制度是毛泽东亲自设计的,蕴含了我国的制宪者对于国家元首制度的最初思考和设计
责任编辑:杜柯
版面编辑:卢玲艳
观点频道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上述文章及图片。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相关阅读
- 2014年09月25日
- 2014年07月23日
- 2014年07月22日
- 2014年07月08日
- 2014年07月01日
- 2014年06月15日
- 2014年06月09日
- 2014年06月08日
- 2014年05月07日
- 2014年05月06日
财新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