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专栏作家 柴麒敏)不同于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黄色调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蓝色调,21世纪的丝绸之路多了一抹绿色。在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明确指出“强化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建设和运营管理,在建设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影响”,“在投资贸易中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学者胡鞍钢在中国人民大学“一带一路”经济论坛上讲到,当前发展“不仅要遵照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还要遵照自然规律,才能进一步讨论重塑中国经济地理”。这就是要考虑丝路地理中的生态承载能力,所谓“新自然经济学”视角。一般观点认为,生态保护是发展的束缚,特别是向西开放的“紧箍咒”,但新思维和新证据表明绿色发展可能给“一带一路”带来突破的可能。
亚洲低碳共同体与绿色丝绸之路
2015年10月23日 10:32
T中
一般观点认为,生态保护是发展的束缚,特别是向西开放的“紧箍咒”,但新思维和新证据表明绿色发展可能给“一带一路”带来突破的可能
责任编辑:张帆
版面编辑:王永
观点频道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上述文章及图片。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相关阅读
- 2014年06月23日
- 2014年06月11日
- 2014年01月16日
- 2011年07月29日
- 2010年10月10日
- 2008年11月10日
- 2009年08月20日
财新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