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专栏作家 赵衡 孙雯艺)前面三篇中我们根据对美国市场的观察和分析,探讨了保险公司可能会支付的服务,我们发现保险公司最愿意支付的服务是能够帮助他们直接降低费用的项目,包括快速诊所、远程医疗在内的项目都是非常直接的节省理赔支出的办法。
在中国市场,随着越来越多数字医疗创业项目声称其收入模式来自于保险公司付费,我们必须要问的问题也接踵而来:中国的商业支付方发展到底处于什么阶段?能不能为这些项目付费?
从中国健康险的结构来看,中国还远未形成一个真正以医疗保障为核心的商业健康保险体系。2014年,中国健康险总保费突破了1500亿元,其中接近700亿是定额赔付产品(以重疾险为主),这类产品虽然也被归为健康险,但严格来讲,并不是提供真正医疗保障的产品。因为这类产品的本质是针对某类风险提供一次性的资金保障,而没有任何干预到疾病管理和治疗的行动。因此,市场上将近一半的这类产品并没有动力去通过服务降低所谓的医疗开支,因为定额赔付意味着用户治病医疗开支与保险公司并没有关系,那么用服务和工具来降低疾病支出的做法也就没办法嫁接在这类产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