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专栏作家 叶翔)中国经济已经成功转型,但尚未完成。说成功,是因为转型的主体目标已经实现,或者说,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已经成型;说未完成,是因为转型带来的影响尚未完全体现。
中国改革开放后前30年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来自对外加工制造,或者说外需,其次是基础设施投资,包括软的与硬的,第三是消费。在全球化背景下,外生性工业化是后发经济体工业化的必由之路,即走外向型经济之路。随着加工制造业的广度与深度的提高,基础设施需求也因之扩大与增加,拉动了基建投资的不断高涨。外需与基建投资的发展,带来国民就业与收入的提高,自然地提高了国民的消费。当然,以上三个要素在发展过程中,往往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但是总体上说,三个要素呈现了不同的重要性与独立性。对外加工制造之动力是原生的、第一性的,消费则是附属的、第二性的。之所以说外需是原生性的,是因为外需会随着加工制造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增加,并不受国内消费需求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的这个特点已经表现在中国的高储蓄率、高贸易顺差与高外汇储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