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观点

新增社融多少才能实现“好的去杠杆”

2018年06月20日 11:15
T中
在全年名义GDP增长10%的假设下,以月度1.38万亿元新增社融为标尺,接近该目标时说明目前融资状况良好,稳杠杆下经济大概率正常运行;若明显小于该目标,暗示融资较为紧张,经济可能面临融资不足的情况,需要注意通缩的危险

  文|黄子寒

  中信建投基金投资研究部研究员

  2018年以来信用风险事件发生频率提高,部分原因是由去杠杆背景下企业再融资困难所致。尤其是5月新增社融规模创出新低后,市场严重担心这种“被动的信用紧缩”会与需求下行企业亏损互相增强,进而造成“糟糕的通货紧缩去杠杆”。这种担忧不仅成为研究和投资领域的主要关切,并且已经对股票和债券市场产生了重要的压制。本文从宏观和微观杠杆率的去化理论模型出发,结合非金融上市公司的实际数据,认为当前的社融余额水平正处于稳定宏观杠杆率的基准点,如果能够控制好总量水平,就有可能实现宏观杠杆率的稳定,并给出具体的新增社融合理水平。

  一、负反馈造成新增社融的负增长

  金融的顺周期性,导致中国经济在上一轮产能投放的过程中也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债务。伴随产能逐步出清,债务问题也开始显现,尤其在新增社融同比由正转负后,市场开始担忧“债务—通缩”的风险。而这也引发了低资质的债券和股票的价格波动。

  图1:新增社融在2018年再次陷入负增长

责任编辑:张帆
版面编辑:张柘

观点频道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上述文章及图片。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