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观点

防治大气污染,立法须应对哪些顽疾

2018年09月18日 14:27
T中
各地方应当以互利共赢、成本分摊为宗旨,建立“谁污染、谁治理、谁买单”的相对公平的责任分配机制以及“谁保护、谁牺牲、补偿谁”的利益协调补偿制度

  【财新网】(专栏作家 田成有)“美丽中国”提出之后,围绕环保展开的政策加码、体制变革、监测和治理的行动升级。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函,要求各省在2018年底前完成大气污染防治相关条例的制定或修改工作,实现大气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的全覆盖,加快推进对大气污染的地方立法工作,是全所未有的先例,显示了某种重要性和急迫性。

  大气污染,不仅加剧了自然环境的恶化,而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日常生活,危害了人体健康,甚至危及到了人的生命。中国大气污染问题,发生频率之高,影响范围之大,污染程度之重,到了必须下大力整治的时候了。空气同水流一样,具有极强的流动性,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大气环境一旦遭到严重破坏,国家、社会需耗费巨资,才能使空气质量得以恢复。大气污染造成的严重后果具有隐蔽性、长期性、间接性等特点,其造成的危害结果可能在几年甚至数十年后才显现出来。以无节制消耗资源、破坏环境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导致能源资源、生态环境恶化越来越突出,此状况必须得到遏制。

责任编辑:张帆
版面编辑:张翔宇

观点频道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上述文章及图片。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推荐阅读

财新观察|为民办高等教育蹚新路创造条件

封面报道之二|人形机器人的科学难题

永辉计划年内关闭250-350家店 调改200家店

证监会原纪委书记王会民落马 父子被查

最新财新周刊|运动损伤医疗缺口待补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