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观点

信息中介vs非法金融:准确识别P2P涉刑案件

2020年03月31日 15:10
T中
3月25日,最高检发布第十七批三个指导性案例,其中,杨卫国等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将P2P网贷信息中介业务与非法金融进行区分,为识别和判断P2P是否涉刑,提供了规范的操作指引

  【财新网】(专栏作家 周浩)近年来,金融犯罪呈现持续高发态势,涉众型金融犯罪尤为突出,特别是利用互联网实施的非法集资犯罪案件持续增加。2019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案件达到10384件23060人,同比分别上升40.5%和50.7%。

  2020年3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第十七批三个指导性案例,均为金融犯罪案件。其中,杨卫国等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检例第64号),将P2P网贷信息中介业务与非法金融进行区分,为识别和判断P2P是否涉刑,提供了规范的操作指引。

P2P涉刑须满足的要素

责任编辑:张帆
版面编辑:张翔宇

观点频道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上述文章及图片。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推荐阅读

财新周刊|高风险省联社改革“深水区”

国际财经速览|曾毓群:若特朗普敞开大门 考虑赴美建厂

发审腐败专项治理再深入 两名前证监发行干部获重刑

专题报道|第十五届财新峰会:寻方于变革时代

#专题新闻|特朗普“沙场秋点兵”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