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专栏作家 刘元春)前期货币的相对宽松导致宏观杠杆率快速上扬,进一步引发大家对一系列金融参数变异的担忧。这种担忧最后的落脚点在于宽信用的货币政策定位在下半年是不是应该做出进一步的调整,政治局所做出的关于金融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等系列政策承诺是否会打折扣等问题之上。注意到以下两个事实,我们可以看到,就杠杆谈杠杆意义并不大。
第一, 信用宽松下,资产价格出现一系列的变化是一种正常现象。
第二, 在疫情冲击下,中国资产价格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偏离在世界各国是最小的。
【财新网】(专栏作家 刘元春)前期货币的相对宽松导致宏观杠杆率快速上扬,进一步引发大家对一系列金融参数变异的担忧。这种担忧最后的落脚点在于宽信用的货币政策定位在下半年是不是应该做出进一步的调整,政治局所做出的关于金融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等系列政策承诺是否会打折扣等问题之上。注意到以下两个事实,我们可以看到,就杠杆谈杠杆意义并不大。
第一, 信用宽松下,资产价格出现一系列的变化是一种正常现象。
第二, 在疫情冲击下,中国资产价格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偏离在世界各国是最小的。
责任编辑:张帆
版面编辑:张翔宇
观点频道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上述文章及图片。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7月31日财经早知道|政治局会议解读:下半年宽财政稳货币 加快形成双循环格局
2020年07月31日信达证券王健:市场流动性和政策支持奠定上行趋势,但短期回调幅度仍不可控
2020年0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