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T中

神奇的生活经济学:青年为什么要“躺平”

2021年06月01日 15:12
李井奎
李井奎

浙江大学经济学博士,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们渴望成功,但成功的概率如果很低,尤其是在努力之后还是很低的话,成功看起来也就没有那么值得渴望了
news 原图 说老实话,今年的青年能够说出“躺平”这两个字,并且把它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从整个人类历史上看,尤其是从中国的历史上看,是很奢侈的。这是因为,在人类的大部分历史时期,我们是没有资格谈这种生活方式的。图/视觉中国

  【财新网】(专栏作家 李井奎)最近,网络上的新词似乎越来越多,在分析了“内卷”、“鸡娃”这类流行词语背后的经济现象之后,都没给我们留下喘息之机,又来了一个新词——“躺平”。打开微信朋友圈,这个词简直是铺天盖地,当然,争议也很大。

  我上网查了一下,“躺平”这个网络用语,大意是指青年人因为社会压力大或者价值得不到体现而消极对待、浑浑噩噩。“躺平”这个词不是一步到位突然出现的,而是经过了逐渐演化的过程,我们从“啃老”、“佛系”、“韭菜”等网络用语中,已经可以嗅到“躺平”这个词的气味,如今,词汇的演化伴随着青年们的心态变化,终于走到了“躺平”这个阶段。据说,还由此形成了一门所谓的“躺平学”。世间学问何止千万,我突然有庄子“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之叹,不想读书,也想“躺平”了。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王影

观点频道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上述文章及图片。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