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观点

防范地方隐性债务“灰犀牛”,须重点关注基建项目效率

2021年08月09日 10:17
T中
由于大量显性和隐性的地方债务都投向了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地方债务风险与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的效率紧密相关

  文|钟宁桦
  同济大学教授、经济与金融系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
  吴江 连方舟 解咪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研究生

  在过去的十年间,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有两个重要的特征。其一是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2016年以来,全国每年基础设施的投资额都超过14万亿元,即2万亿美元以上。基础设施投资占全国GDP的比重接近五分之一(见图1)。而另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中国的债务总额不断攀升,尤其是地方政府性债务。这两件事情,其实是高度相关的。

图1:全国基础设施投资情况(2014-2020年)

责任编辑:张帆
版面编辑:边放

观点频道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上述文章及图片。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量化私募“踩踏”始末|特稿精选

广东梅大高速塌方灾害缘何死亡人数不断攀升

大理,治不好北上广深人的焦虑|故事

美政府对多国近300个实体又发动一波涉俄制裁 含内地和香港企业

特别报道:大厂用人术|特稿精选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