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界,很多教育研究者早已指出,华人社会中持续千年的科举文化,早已养成深厚的“读书翻身”“鲤鱼跃龙门”的期待,依靠考试、文凭、学历、升学等跨越阶层、升入“上流社会”的心理,依旧是当代家长和学生们的普遍心态。在这样现实功利取向的民情风俗中,以探索和培育人生可能性的实验教育举步维艰、充满坎坷。即便是那些取名“实验”的学校,也很难摆脱大环境的熏染。
实验学校遍地开花,“实验精神”远远不足
“实验幼儿园”“实验小学”“实验中学”……多数人应该很熟悉各类带有“实验”字眼的学校。从一线都市到六线乡镇,这些实验学校往往意味着比其他普通学校拥有更优质的生源和师资、更高的升学率、更多政策资源的倾斜,乃至更贵的学区房,但可能并不意味着它们正在进行某种“教育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