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T中

2023年经济展望①:通胀内外错位为政策加力提供窗口期

2022年11月11日 09:21
张涛
张涛

经济学博士,任职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

除了当下通胀存在的内外差异,内外通胀的中长期表现与边际变化更需格外关注

  有别于海外多国通胀的持续攀高,中国的物价情况继续保持着平稳态势。10月份CPI和PPI同比涨幅分别为2.1%、-1.3%;前10个月CPI累计同比涨幅2.0%,较上年提高了1.1%,而PPI累计同比涨幅5.2%,较上年下降了2.9%。同期欧美多国的通胀涨幅依然位于高位,即便是多年处于通缩的日本,其CPI涨幅也已连续两个月保持在3%的水平。当前经济面临了阶段性 “外胀内缩”的通胀局面。

  除了当下通胀存在的内外差异,实际上内外通胀的中长期表现与边际变化更需格外关注。为此,我们选取了日本、德国、美国与中国作为样本,观察比较的重点确定为疫后复苏前、后两个阶段,数据范围为新世纪以来。

  首先,在疫后复苏之前,各国大多没有面临持续的通胀压力,而日本还持续面临通缩压力,2001-2020年期间,日本CPI环比均值仅为0.01%,对应着CPI年涨幅也仅为0.12%,而美国和德国CPI涨幅温和。中国的通胀环比均值为0.2%,年涨幅为2.4%,处于合意通胀水平,相应中国对外保持了正的利差水平。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例,2001-2020年期间,中美德日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值依次为3.53%、3.18%、2.35%和0.88%。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沈昕琪

观点频道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上述文章及图片。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推荐阅读

特稿|发审反腐进入深水区

中国在美留学生数连续四年下滑,印度成为最大生源国

国际财经速览|替代星链 巴西向中企购买低轨卫星服务

特稿|涉事学者被解聘 “室温超导闹剧”始末

董建岳一审开庭 涉案金额巨大、部分案情浮现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