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T中

专项债未来将何去何从

2023年09月22日 10:45
罗志恒
罗志恒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注册会计师,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财政学博士

专项债工具从诞生之日起就存在矛盾,既不能完全没有收益,也不能收益过高与市场抢空间;专项债始终没有解决一个根本问题:存在的必要性及规模扩张的边界
news 原图 2023年8月11日,浙江金华,一处基建项目施工现场。专项债是基建投资项目的资金来源之一,对稳定地方政府投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托底作用。图:视觉中国

  中国财政政策的实践长期将赤字率3%视为警戒线,同时“将3%以上视为积极、将3%以下视为遵守财政纪律”的观念也深入到社会和资本市场。在严格控制赤字率不超过3%的实践和观念束缚下,赤字规模受到约束。但是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要求更大的逆周期调节力度和财政积极程度,因此通过扩大专项债拉动投资。于是近年来中国积极财政政策逐步形成了“控赤字+扩专项债+扩隐性债务”的政策组合。这种组合发挥了财政逆周期调节的效果,扩大总需求,并且释放稳定经济的信号,但随着时间推移,专项债和隐性债务问题不断凸显。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王影

观点频道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上述文章及图片。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