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T中

科技创新的“息壤”是如何造就的

2023年11月26日 14:30
暖阳背影
暖阳背影

祝华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理事,互联网与新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

检视“文革”结束以来的中美科技交流、科技体制改革、科技成果产业化、民办科技产业的崛起,对于思考当下在国内外环境剧变中如何维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无助益
news 原图 安徽合肥,科大讯飞。图:视觉中国

  息壤,传说昆仑山中一种可以自行生长的五色神土。女娲造人的时候,用的就是这种神土。科技创新的“息壤”,来源于40多年前启动的对外开放和市场化改革,更依赖改革开放激发的民间磅礴的创新冲动,以及对经营者的股权保障。

  阅读科大讯飞创业史《星火相传》,对我这个恢复高考后的“新三届”大学生而言,十分亲切。从这家藏在内地合肥的“黑科技”企业,回望检视“文革”结束以来的中美科技交流、科技体制改革、科技成果产业化、民办科技产业的崛起,对于思考当下在国内外环境剧变中如何维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无助益。

“文化断层”是如何填补的?

  十年浩劫过后,从老一辈革命家、老一代学者到青年学子,清醒地意识到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和人民日报同事罗荣兴、曹焕荣采访了北京上海一些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听到这样的告诫:“这已经远远不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的竞赛。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其起步之初,就面对着经过了工业化前期历次发展阶段、无论在资金积累还是在技术方面都处于绝对优势的先进工业国。”(《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1987年10月6日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沈昕琪

观点频道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上述文章及图片。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推荐阅读

财新周刊|全球抢船

美团否认骑手中有8万研究生、30万本科生

李强:稳妥有序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北美4.5万码头工人计划大罢工 或推涨中美海运价

基金公司分类评价指标调整 薪酬不符合导向要扣分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