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T中

详解产能过剩:历史对话现实

2024年04月16日 16:19
中国财政学会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特邀研究员。2007年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曾任职中国人民银行,从事宏观经济和金融研究;2010年后历任光大证券、国信证券宏观研究主管等职位,获得2015年新财富最佳宏观分析师;之后任财新智库莫尼塔研究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经济学家;2020年初受邀参加总理企业家和经济专家座谈会,对当年政府工作报告建言献策。
钟正生

中国财政学会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特邀研究员。2007年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曾任职中国人民银行,从事宏观经济和金融研究;2010年后历任光大证券、国信证券宏观研究主管等职位,获得2015年新财富最佳宏观分析师;之后任财新智库莫尼塔研究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经济学家;2020年初受邀参加总理企业家和经济专家座谈会,对当年政府工作报告建言献策。

如何从中国历史上的产能周期与产能过剩,审视当下产能过剩的结构特征,探讨化解本轮产能过剩的相关策略
news 原图 2023年1月29日,合肥,在庐阳经济开发区大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车间,工人正在生产线忙碌。图:视觉中国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当下看,“量”与“价”的背离已是中国经济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其根源便是产能过剩带来的价格下跌,企业增收而不增利。本文着眼于中国产能周期的历史轨迹,聚焦于当前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结构性特征,立足于历史与现实的异同,探讨化解本轮产能过剩的相关策略。

历史上的产能周期与产能过剩

  1.如何刻画产能周期?

  库存周期属于经济周期中的短周期,往往以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累计同比增速表征,其历史运行基本稳定遵循3-4年的规律、且为月度数据,是宏观研究中观察到的重要周期。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边放

观点频道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上述文章及图片。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推荐阅读

财新周刊|减肥药打响淘汰赛

技术工作组换届,国家免疫规划动态调整再进一步

讣闻|云海肴创始人赵晗离世 年仅40岁

【今日热点】国庆定档13部新片拉涨影视股 固态电池反复活跃

香港发生65公斤黄金大劫案 警方次日寻回失物拘捕13人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