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T中

地方政府债务:短期风险化解和长效机制构建

2025年05月14日 13:44
毛振华
毛振华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联席主席,中诚信集团董事长。

政府拖欠款问题的影响范围十分广泛,不仅严重破坏了营商环境、损害了政府信用,还对当地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必须认真化解
news 原图 在中国经济腾飞的进程中,地方政府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其背后也积累了较大规模的债务。图:IC photo

  由于地方政府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承担了重要责任,而债务是主要资金来源之一,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持续加大,结构性矛盾突出,部分地区偿债压力持续攀升,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加速累积,不仅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构成严峻挑战,也加大了金融体系风险敞口。2023年7月推出一揽子化债方案以来,在缓释局部风险、优化债务结构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债务的化解与债务可持续仍面临体制机制等深层次挑战。如何更加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以及后续如何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长效机制值得我们思考。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需要消化的经济发展成本

  在中国经济腾飞的进程中,地方政府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其背后也积累了较大规模的债务。从债务结构来看,中国中央政府债务占比较低,且债务用途相对灵活,一定意义上属于“自由债务”,而地方政府债务则兼具经济性和民生性,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刘春辉

观点频道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上述文章及图片。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