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T中

梁建章:高考的代价和出路

2025年06月10日 10:56
<p>现任携程集团执行董事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财新网“人口与经济”专栏作家。1999年与3位商业伙伴创建“携程旅行网”,在2000年至2006年期间任CEO,并从2003年起兼任董事会主席。</p><p> 2011年,梁建章获得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包括创新、创业和劳动力市场。</p>
梁建章

现任携程集团执行董事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财新网“人口与经济”专栏作家。1999年与3位商业伙伴创建“携程旅行网”,在2000年至2006年期间任CEO,并从2003年起兼任董事会主席。

2011年,梁建章获得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包括创新、创业和劳动力市场。

目前中国大学资源已不再稀缺,只有研究性学位如博士和优质工作岗位是稀缺的,所以筛选的时机应该是大学本科毕业。应把考研普及为大学能力考试,作为人才筛选和考研的主要考试,取代目前的三层筛选机制(中考、高考和考研)
news 原图 2025年6月7日,山西省平遥中学,考生们走进考点。图:董德(特约)

  6月7日开始全国高考统考,教育部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有1335万人。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已成为中国教育体系里影响范围最广和最深远的制度。作为一种人才筛选机制或者是分配稀缺教育资源的机制,高考是有必要的,但前提是分配的教育资源的确是稀缺的。

  几十年前的中国,大学资源是稀缺的,所以必须通过高考来筛选生源,把大学教育搞成精英教育。但现在的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中国的大学资源已经足够让每个人都上大学。现在的本科甚至硕士资源都不稀缺,只有研究性学位如博士和优质工作岗位是稀缺的。所以筛选的时机应该是大学本科毕业,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有三层筛选机制:中考、高考和考研。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刘春辉

观点频道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上述文章及图片。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推荐阅读

最新封面报道之二|海运大博弈

安世半导体荷兰和中国公司“脱钩” 中国公司执行国内命令

“十五五”规划建议即将通过 关注点何在?

国民党主席改选 前民进党人郑丽文胜出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逝世|讣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