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在10月26日举行的“学习四中全会精神展望中国资本市场‘十五五’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张晓晶表示,中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软肋”之一就是,在认知上,对失败的宽容度较低。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张晓晶进一步补充,并不是说一点失败都不允许,但总体看对失败的宽容度非常低,尤其是与一些发达经济体相比,这一点更为突出。
从机制层面看,张晓晶认为,风险识别能力不足、风险定价与风险配置功能障碍,是中国金融体系支持科技创新的另一个软肋。
【财新网】在10月26日举行的“学习四中全会精神展望中国资本市场‘十五五’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张晓晶表示,中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软肋”之一就是,在认知上,对失败的宽容度较低。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张晓晶进一步补充,并不是说一点失败都不允许,但总体看对失败的宽容度非常低,尤其是与一些发达经济体相比,这一点更为突出。
从机制层面看,张晓晶认为,风险识别能力不足、风险定价与风险配置功能障碍,是中国金融体系支持科技创新的另一个软肋。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王影
观点频道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上述文章及图片。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免费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