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火线评论
近日,由财新传媒主办的2025中国养老产业论坛在上海举行。有人士致辞时指出:“巨大的家庭潜在需求不能转化为有效社会需求,正是我国养老产业发展之痛。”这一论述,切中公众的关切。如何更好地保障老有所养,充分满足全社会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让全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是中国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回答的重大课题。
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中国养老产业从无到有,目前已达到一定规模。它主要面向中等收入群体,形成与政府长期主导、主要面向农村“五保户”和城镇“三无人员”的养老事业协同发展的格局。多年来,决策层一直致力于建立和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形成“9073”的养老格局,即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至2024年底,国内提供住宿的养老机构已有4万家,养老床位799.1万张。不过,与需要社会化照料的老年人群体的多层次需求相比,现有的养老机构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难以满足,突出表现为床位不足。供不应求的局面短期内尚难彻底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