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屠新泉:特朗普为何急与中国谈判
屠新泉:债务和通胀是影响特朗普决策的两大因素。现在的重点不是再去推动关税下降或者贸易自由化,而是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包括各个国家国内规制的协调是更重要、更优先的一个工作
-
中美关税博弈下一步:特朗普的底气与约束
罗志恒:未来中美关税谈判将展开长期拉锯,进一步互降关税的难度增加,进一步提高关税的风险仍在
-
梁建章:高考的代价和出路
梁建章:目前中国大学资源已不再稀缺,只有研究性学位如博士和优质工作岗位是稀缺的,所以筛选的时机应该是大学本科毕业。应把考研普及为大学能力考试,作为人才筛选和考研的主要考试,取代目前的三层筛选机制(中考、高考和考研)
- 美元信用重塑的新逻辑
-
吴金铎:关税大棒对美元影响的逻辑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 2025:中国增长能否回升
-
易峘:目前市场重估焦点仅集中在AI+,估值和配置仅停留在纠正此前过低预期,并未预期政策宽松及宏观意义上的中国增长企稳回升。若周期出现见底回升迹象,则市场表现有望持续、且热点可能扩散
也谈清代早中期海洋贸易问题
文|王明远 06月20日 19:36清朝的限制对外贸易是客观事实,是个历史悲剧
从“泰勒规则”到“前瞻性规则”,通胀目标制有何根本问题?
文|[英]简世勋(Stephen D.King) 06月20日 10:33近期的通胀已经超出了央行的控制范围,但很可能对未来的通胀影响不大。实际上,“该发生的总会发生”
火线评论|违规吃喝变成吃喝违规,此风何来
文|财新 周东旭 06月19日 15:54明显不合理的层层加码的所谓“规则”,究竟是如何出台以及保障实施的?只有真正理解这一加码行为的内在逻辑和机理,才可能真正对症下药,减少类似现象
中国清洁能源转型的关键十年
文|劳力麋伟(Lauri Myllyvirta) 林孝蓓 (Belinda Schaepe) 06月19日 14:28当下中国清洁能源的发展正处于战略机遇期的关键节点,未来十年的政策选择与产业布局,将决定中国能否抓住清洁能源行业的经济和战略优势,并引领世界进入高质量、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
强沟通下的弱信心名家
程实 06月19日 09:53预计随着未来增长前景持续走弱,若通胀水平尤其是核心通胀保持在合理区间内,美联储将会在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初加速采取降息措施以支持经济复苏,预计2025年全年降息幅度75-100个基点
科学智能(AI for Science):一条崭新的起跑线
文|史晨 06月18日 19:12未来的科研,将从高度依赖科学家的“作坊”,走向AI自主完成科学发现的平台。这一转变可能会锁死后发国家的赶超,却也是中国制造突破“卡脖子”和科研转化瓶颈的机遇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