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能源转型关键在于理顺价格
碳减排需要政府有为,更需要市场有效
-
张文宏:全球疫情终于度过最黑暗时刻
在今天这个时间节点,全球的疫情开始出现转机,这与各个国家逐渐在策略上达成一致是有关系的
-
“全面放开生育限制”能拯救东北吗
全面放开生育限制对东北而言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仅靠放开生育限制,是断然不够的
-
结婚少结婚晚离婚多:中国婚姻报告2021
任泽平:近年来,中国人结婚少了,结婚晚了,离婚多了。这与生育率下降和老龄化加重互为因果。要减少因为娶不起和生不起导致的不婚和晚婚现象,为适婚人群提供保障和社会福利,改进住房、教育、医疗问题;应全面放开生育,长期有助于扩大适婚年龄人口
两会亮点:实际财政超预期,推动基建强势反弹名家
高瑞东 03月06日 17:55受制于开工条件不足,估算2020年中间环节有1万亿左右专项债结余,意味着2021年整体专项债高达4.65万亿,将强力推动基建反弹
“研发投入强度”算法应尽快完善名家
陈利浩 03月06日 16:05无论是为了保证企业和地区(城市)之间在“研发投入强度”含义、体系上的自洽,还是为了保证不同企业之间的可比性,以及考虑工作量和可操作性,都应该尽快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指标的分母从“营业收入”改为“增加值”,并相应适当提高考核、评价的标准值
汪涛丨两会解读:政策退出更温和,增速上行空间更大名家
汪涛 03月06日 15:59政府将今年GDP增速目标定在“6%以上”,可能是考虑到疫情和全球经济的复苏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同时希望引导各方将精力集中到推进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等其他更重要的方面,而且也是为了能和十四五时期的目标平稳衔接
社论|准确理解“不急转弯”政策基调
03月06日 07:56当前偏宽松的宏观政策迟早要退出,同时需把握好力度、时机、节奏
田国强:“十四五”如何破局消费不足名家
田国强 03月05日 15:192020年中国消费的下滑并不改变中长期持续增长的大趋势,但中国经济依然存在诸多导致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不足的因素。中国经济要释放消费潜力,必须进一步深化一揽子综合改革
美债预判:期限利差驱动与市场噪音辨识名家
郭栋 03月05日 10:3010年期美国国债中期利率中枢仍处于历史低值区间,市场利率中期存在突破1.8%的可能;短期看,虽然美联储货币政策维持鸽派,短期利率已经进入上升通道,情绪放大效应存在回撤调整,但是很难回撤到前期的历史低位
保就业弃股市:鲍威尔鸽声嘹亮,权益遭重创名家
宋玮 03月05日 10:18在通胀预期和实际利率抬升的双剑合璧下,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中枢大概率将在1.3-1.8走廊内震荡上扬,但鲍威尔3月4日的讲话释放了“保就业、弃股市”的信号,再叠加OPEC+会议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