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涛:疫情冲击升温,下调经济增长预测
汪涛:政府不会为实现5.5%的目标而倾尽所有、采取全面激进的刺激措施,因为该增长目标是在本轮疫情暴发和俄乌冲突之前所制定的,并没有考虑到这些额外的经济下行压力
-
新冠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赵波:按照现有的疫情防控力度,如果奥密克戎疫情能够在未来2-3个月内清零,中国2022年GDP增速将下降1.3-2.0个百分点,这显然对于5.5%的增速目标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
物流困局,症结不仅仅在疫情
物流受阻的直接原因是疫情引起的道口关闭、货运人员管控等,背后却反映了一个深层次问题:政出多门,条块分割。各地规则接口不一样,市场被行政区化割裂,小市场微循环特征凸显
- 化解供应链安全风险,如何强链补链
-
程实:化解供应链安全风险:一是丰富原材料多元化供应渠道,降低供应链脆弱性;二是突破关键技术受制约局面;三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消除区域壁垒
- 要为长期投资下降做好准备
-
滕泰:如果面对着已经转变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我们手中却只有传统的决策观念、决策机制和执行机制,那就会拿起过时的稳增长工具基建投资,来应对后基建时代的问题,可能旧问题没有解决,又持续带来新的问题
张春霖:国有企业的全球图景是怎样的
文|财新 周东旭 05月25日 14:55改革要让国企成为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变成全球通行的经济制度的一部分。国有企业也要制度性开放,不宜过分强调独特性,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坐看云起时:人民币汇率再审视名家
钟正生 05月25日 13:12当前美元指数进一步上冲的动能已较有限,中国经济正走出最差的时段,中国货币政策宽松面临的掣肘增强,汇率调控的政策工具箱还有较多储备,因而,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进一步走贬的空间已较有限
王永利:国际货币体系会出现重大分化吗名家
王永利 05月25日 10:00俄罗斯应对制裁举措和卢布汇率反弹的可持续性存在很大隐患,而对“布雷顿森林体系3.0”以及美元与人民币双重国际货币体系仍需要冷静分析、审慎看待
从印太经济框架,看美国遏华新思路名家
高瑞东 05月24日 10:56拜登政府将采取国内加大投资,国外增加合作的双线程供应链“优化思路”。而印太经济框架,就是美国联合亚太地区盟友,重塑四大产业供应链,摆脱对中国的依赖的基本思路构想
疫情阴霾下,重点关注的三大经济问题名家
刘锋 05月24日 10:30今年以来由于疫情在多地反复暴发,使得企业、居民对于生产生活难以形成预期,当下如何协调好疫情防控与经济、民生之间平衡是政策制定能否有效提振经济的核心问题
增加制度供给、促进新型就业:用改革方法解决问题名家
唐大杰 05月24日 09:56当前的纾困政策呈现多点、频繁、力弱的特点,各个部门、各地方频繁推出纾困政策,但多数政策随时间推移而效用衰减。如何以纾困推动改革进程,以制度化的方式增加就业、降低税负、促进投资,才是根本之策
动荡中的智慧: 50年前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名家
李来来 05月24日 07:54改革开放让中国在环境与发展领域中受益匪浅,这当中国际合作发挥着积极重大的作用。这个合作的基础可以用两句话概括:“只有一个地球”和“我们共同的未来”。而这两句话的起因正是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香港财政司长陈茂波:疫情缓和,经济回稳的关键阶段名家
陈茂波 05月23日 17:41过去两年半以来,疫情对经济和社会都造成打击。不过,疫情总会过去,我们不能因经济而无视严控疫情的重要性,也不能因疫情而忽略为未来发展的筹划
中国经济年中展望:复苏前路充满挑战名家
邢自强 05月23日 15:44预计中国二季度GDP环比负增长,三四季度小幅U型复苏,宏观政策正多管齐下加大力度,防疫政策也要适时公布路线图,牢牢守住稳就业、稳产业链两条底线
波音公司的价值与风险名家
陈欣 05月23日 14:42波音商用飞机业务陷于低迷,源自公司管理层和股东追逐短期利益、忽视研发投入与制造品质,造成产品竞争力下降。现在波音公司大量举债弥补其现金流缺口,带来了较高违约风险;公司被迫依赖较为稳定的军事业务支撑其运营,其价值将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政府对全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