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新泉:特朗普为何急与中国谈判

屠新泉:债务和通胀是影响特朗普决策的两大因素。现在的重点不是再去推动关税下降或者贸易自由化,而是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包括各个国家国内规制的协调是更重要、更优先的一个工作

中美关税博弈下一步:特朗普的底气与约束

罗志恒:未来中美关税谈判将展开长期拉锯,进一步互降关税的难度增加,进一步提高关税的风险仍在

梁建章:高考的代价和出路

梁建章:目前中国大学资源已不再稀缺,只有研究性学位如博士和优质工作岗位是稀缺的,所以筛选的时机应该是大学本科毕业。应把考研普及为大学能力考试,作为人才筛选和考研的主要考试,取代目前的三层筛选机制(中考、高考和考研)

推荐 Recommend
美元信用重塑的新逻辑

吴金铎:关税大棒对美元影响的逻辑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2025:中国增长能否回升

易峘:目前市场重估焦点仅集中在AI+,估值和配置仅停留在纠正此前过低预期,并未预期政策宽松及宏观意义上的中国增长企稳回升。若周期出现见底回升迹象,则市场表现有望持续、且热点可能扩散

从规模经济看DeepSeek对创新发展的启示

彭文生:AI竞争并非简单的“后发追赶”与“先发垄断”之争,而是规模优势与技术创新交织的博弈。在AI赛道上,规模奠定基础,创新决出高下

欧洲经济的“困局”与“破局”

赵伟:如俄乌停战,这对欧洲经济是否意味着“和平红利”,欧洲经济能否走出“低温经济”状态

最新 New
燕志华

那尔那茜事件与“群体滤镜”现象
名家

燕志华 06月22日 15:07

这种滤镜出现的背后,是群体心头挥之不去的疑云、社会圈层导致的心理隔膜、群体想象的“交易黑箱”,社会心理由此增加不信任感和隔阂感

也谈清代早中期海洋贸易问题

文|王明远 06月20日 19:36

清朝的限制对外贸易是客观事实,是个历史悲剧

李伟

投资者保护与人民币崛起
名家

李伟 06月20日 16:26

无论是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来看,还是从人民币的国际化来看,一个能为投资者理好财的资本市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周浩

稳定币会迎来自己的iPhone时刻么
名家

周浩 06月20日 14:06

《GENIUS法案》制定了与美元挂钩的加密货币的监管规则,这对稳定币乃至加密资产是里程碑式的胜利,标志着数字资产行业进入新纪元

周子衡

伊朗的经济困境
名家

周子衡 06月20日 10:46

伊朗经济危机是制裁、石油依赖、货币崩溃、失业、财政失衡和政策不稳的叠加结果

从“泰勒规则”到“前瞻性规则”,通胀目标制有何根本问题?

文|[英]简世勋(Stephen D.King) 06月20日 10:33

近期的通胀已经超出了央行的控制范围,但很可能对未来的通胀影响不大。实际上,“该发生的总会发生”

张涛

美联储观察(38):暂时的旁观者
名家

张涛 06月20日 08:58

面对极度不确定和不稳定的特朗普政策环境,美联储与鲍威尔只能暂时做个旁观者

火线评论|违规吃喝变成吃喝违规,此风何来

文|财新 周东旭 06月19日 15:54

明显不合理的层层加码的所谓“规则”,究竟是如何出台以及保障实施的?只有真正理解这一加码行为的内在逻辑和机理,才可能真正对症下药,减少类似现象

中国清洁能源转型的关键十年

文|劳力麋伟(Lauri Myllyvirta) 林孝蓓 (Belinda Schaepe) 06月19日 14:28

当下中国清洁能源的发展正处于战略机遇期的关键节点,未来十年的政策选择与产业布局,将决定中国能否抓住清洁能源行业的经济和战略优势,并引领世界进入高质量、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

周子衡

以色列-伊朗冲突冲击欧洲
名家

周子衡 06月19日 13:12

伊朗-以色列冲突给欧洲带来能源价格上涨、俄罗斯地缘政治机会、移民潮风险和外交困境

罗志恒

工作时间长、闲暇时间短:如何优化假期制度
名家

罗志恒 06月19日 11:42

中国休息休假制度发展至今暴露出一些问题,造成居民工作时间较长、闲暇时间较短的现状,以至于开始制约中国消费潜力的释放

ESG30人

金融压力测试中的气候风险低估问题
名家

ESG30人 06月19日 11:14

用于评估金融机构抵御危机的传统压力测试一直关注经济衰退等宏观经济冲击,往往忽视了气候脆弱性

夏磊

影响土地市场的五大因素
名家

夏磊 06月19日 10:53

包括融资环境能否进一步改善、新房市场成交量能否持续企稳、市场库存能否有效去化、房地产新模式下的销售模式变革,以及供地规则的优化调整

邹传伟

祛魅与正视:美元稳定币的挑战
名家

邹传伟 06月19日 10:33

对美元稳定币,既有货币理论上的误解需要澄清,也有夸大的市场叙事需要祛魅,更有货币主权方面的挑战需要正视

程实

强沟通下的弱信心
名家

程实 06月19日 09:53

预计随着未来增长前景持续走弱,若通胀水平尤其是核心通胀保持在合理区间内,美联储将会在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初加速采取降息措施以支持经济复苏,预计2025年全年降息幅度75-100个基点

科学智能(AI for Science):一条崭新的起跑线

文|史晨 06月18日 19:12

未来的科研,将从高度依赖科学家的“作坊”,走向AI自主完成科学发现的平台。这一转变可能会锁死后发国家的赶超,却也是中国制造突破“卡脖子”和科研转化瓶颈的机遇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