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消费是需求一大短板

钟正生:从物价数据继续探底中折射出的最大信号就是:居民服务消费继续回暖,但商品消费寒意尽显

房地产市场企稳信号:价在量先

肖立晟:在当前时间点,政府要审慎地对待一二线楼市的刺激,但是需要以更实举措刺激三四线房价,以防范更严重的危机发生,建立以房价为重要参考指标的政策体系

总需求不足,企业怎么办

滕泰:在满足基本物质需要的产品普遍需求不足、供给过剩的新时期,企业如何转型升级,才能不断创造新需求?

推荐 Recommend
钱都去哪儿了?

任泽平:2022年至2023年一季度,M2累计新增43万亿元,为什么投放了这么多货币,经济未现强劲复苏?钱去哪了?怎么办?

香港:楼市见底了吗

周浩:香港的货币基础触及2008年11月以来的最低点,但香港房地产市场似乎正在触底反弹,在目前高利率的环境下令人尤为惊讶

人口高质量发展从何处着手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取决于未来改革有多深、开放有多广

印度经济会不会赶超中国

梁建章:人口形势的变化将成为美国、中国和印度三个主要经济体相对竞争力演变的主要驱动力

最新 New
滕泰

扩内需,应推出中国版的“居民收入倍增计划”
名家

滕泰 06月03日 18:54

应当高度重视国民收入支出结构改革,尽快推出中国版的“居民收入倍增计划”,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有效扩大消费,既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又能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火线评论|为何总是挥刀砍向弱者?如何让网暴无所遁形?

文|财新 周东旭 06月03日 11:44

让网络回归理性,让讨论替代暴力,用思想市场的力量压制恶意,才不会让网暴者的疯狂掀起的滔天恶浪,卷席走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信念,击毁所有的善良

孙天琦

美国为何能快速“扑灭”硅谷银行等三家银行“火情”
名家

孙天琦 06月03日 09:42

早期纠正、接管设有明确的时限要求,对问题机构快速动手,才能止住财务窟窿的持续恶化

社论|让企业家近悦远来

06月03日 08:47

各级政府需真正对内外资一视同仁,积极回应其关切,消除其后顾之忧

芦哲

美国经济衰退为何迟迟未兑现
名家

芦哲 06月02日 16:00

超额储蓄存量规模仍能支撑年内美国消费,消费韧性大概率能避免美国经济在今年内陷入全面深度衰退,年内经济或呈现出由高杠杆、利率敏感的投资部门所引发的结构性浅衰退

张启迪

央行汇率管理有哪些工具?效果怎样?
名家

张启迪 06月02日 15:52

汇率管理工具大都只能在短期内起到一定效果,而无法改变人民币汇率原有趋势。未来应进一步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监管框架,保持当前外汇储备规模,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以提高预期管理的政策效果

周浩

美国:被忽视的非农数据
名家

周浩 06月02日 13:37

粘性预期下,劳动力市场是影响美国核心CPI走势的最大不确定性因素

陈志文

高考报名人数为什么持续创新高
名家

陈志文 06月02日 10:43

高考报名人数的增长,核心原因还是大量中职学生全面加入高考,而非适龄人口的绝对增长

罗志恒

陕西:“三秦大地”的财政形势与债务特征
名家

罗志恒 06月02日 10:27

陕西对中央财政的净贡献为负,省本级收入占全省比重偏高,采矿业对税收收入的贡献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关中五市财力占比近六成,对土地财政依赖程度较高,部分区县债务负担较重

王喆

5月中国新经济指数升至历史中位数之上
名家

王喆 06月02日 10:20

2023年5月,财新BBD中国新经济指数(NEI)录得30.1,新经济入职工资“溢价”持平于4.6%

胡一帆

美国政策利率见顶对亚洲有何影响
名家

胡一帆 06月02日 09:48

在美联储最后一次加息后的6至12个月中,亚洲股市往往能实现上涨,在最近五轮加息周期中有四次都是如此

黄小虎

确定耕地保有量需要土地人口承载潜力研究
名家

黄小虎 06月01日 16:57

确定耕地保有数量,不能凭主观臆测,必须有科学依据,建议国家有关方面立项,开展“新时代中国土地的人口压力研究”

高瑞东

美国制造业回流,进行到哪了
名家

高瑞东 06月01日 16:08

美国制造业回流趋势加速,到2025年预计有84%的美国企业回流其制造业业务

章华峰

船公司赚钱的理由都相似,亏钱的理由……
名家

章华峰 06月01日 16:02

市场好的时候,船公司赚钱的理由都是相似的:货多运价高。市场不好的时候,各家的表现就不一样了

脊灰病毒危险仍在,威胁4.5亿儿童

文|克里斯·埃利亚斯 06月01日 13:28

去年全球有30名儿童因感染野生脊灰病毒而瘫痪,相比前年的6例明显上升。脊髓灰质炎在看似安全的地区再度暴发,说明之前已经消灭脊灰的国家并非可以高枕无忧。必须恢复并且加强脊灰疫苗和其他常规疫苗接种

张礼卿

理性看待当前“去美元化”现象
名家

张礼卿 06月01日 12:49

多元储备货币方案可能是较为现实可行的方案。近段时间出现的“去美元化”趋势,有可能加快这一多元化进程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