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
订阅
数据
我闻
机构订阅
会议
Promotion
应用下载
帮助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首页
经济
金融
公司
政经
世界
观点
mini+
博客
周刊
图片
视频
数据
English
更多
科技
地产
汽车
消费
能源
健康
环科
民生
ESG
数字说
比较
中国改革
专题
数据
财新一线
私房课
会议
Promotion
运动家
企业用户
应用下载
帮助
全部文章
地方国企债券融资都去哪了
地方国企“新增债券”用于“科创领域投资”的规模及占比均明显提高,这或将导致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与建材、工程机械等高频数据指标趋势并不一致。用于“股权投资或基金投资”的地方国企新增债券发行规模提高还可能导致“利息本金化”更加隐蔽
2025年05月14日 14:36
基于38国的比较:中国居民部门“有钱不愿花”吗
跟38个国家相比,中国居民消费率低主要是消费倾向低,中国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并不低,通常前者代表消费意愿,后者代表消费能力
2025年05月09日 13:21
货币政策变局:如何理解“降准降息”的逻辑
2024年变革后的货币政策框架立足于2010年以来货币政策的“三阶段”探索,在新版“利率走廊”以及配套的流动性投放机制即将“周年”的节点上,市场对新版“价格调节机制”存在至少3个方面的犹疑,需要货币政策实践以及时间给出答案
2025年05月07日 11:15
“十四五”规划目标哪些仍待完成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与“中国制造2025”共同的收官之年,目前哪些领域距离目标值仍有较大差距或将指引各地政府与资本市场的部分投资主线
2025年04月25日 15:46
贸易摩擦如何影响中国就业
2024年每百万美元出口拉动的就业人数约为29.1人次,对应就业人数约为1.04亿人次
2025年04月21日 10:48
人民币有序贬值或为货币宽松打开窗口
在美元指数偏弱、非美货币相对较强的背景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或既是对海外风险事件的被动反应,也有汇率管理上主动释放风险的蕴意
2025年04月11日 16:30
对等关税对全球贸易和中国经济的冲击有多大
本次加征对等关税可能会使全球贸易收缩25.1%,预计将影响中国对美出口下滑31.5%,对应中国整体出口下滑4.6%,拖累2025年GDP增速约1.0%
2025年04月03日 14:11
中国居民增收的方向
收入增长较慢是中国消费增长长期动能减弱的重要原因
2025年04月02日 08:47
马斯克政府效率部1万亿美元开支削减目标难实现
未来削减开支的方向将存在于国防支出、既有开支中的不合理项目和联邦政府裁员等方面。预计乐观情况下2025年财政支出约有4553亿美元的削减空间,离马斯克的“1万亿”目标仍存在较大距离
2025年02月27日 14:27
为什么节后复工偏慢
今年一二线城市返程进度都慢于前两年,但二线城市缺口更大。原因一是地方政府下调财政收入和投资目标,资金压力制约建筑业复工;二是服务业相对弱于工业,带来的就业复工偏少
2025年02月21日 10:42
特殊时点,民企座谈会提振市场信心
此时召开会议与2018年民营企业家座谈会的时间点比较相似,体现了中央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和呵护,也有助于稳定社会预期和信心
2025年02月17日 15:51
如何应对补贴透支:将国补扩围至服务消费
考虑到耐用消费品的需求透支问题,需要尽快推出服务消费补贴作为国内消费增长的支撑
2025年02月11日 17:44
人员流动量最大春运假期:消费热度回暖
预计2025年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累计达到90.5亿人次,成为人员流动量最大的春运假期;多条线索显示春节消费热度回暖,或指向社零迎来“开门红”
2025年02月05日 08:09
特朗普就职首日,哪些政策会首发
结合特朗普团队近期政策表态及市场预期,移民、关税、外交、能源预计将是特朗普就职当天政策的密集首发领域
2025年01月20日 08:11
什么样的生育政策会有效
有效的生育政策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政策力度要足够大;二是中央政策要比地方考虑更多,需要将初婚初育纳入政策支持范围,“没有一孩,哪有二孩三孩”
2025年01月17日 19:04
关税压力下中国出口如何突围
复盘2018年以来中国转口贸易以及企业出海的变化,对于中国企业应对特朗普2.0时期关税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25年01月14日 17:47
关税“迷雾”背后:特朗普关税工具如何落地
特朗普2.0的关税政策偏好为201、232、301条款>IEEPA机制≈122、338条款>取消PNTR地位
2025年01月08日 18:52
有多少资金可以用于居民增收
考虑到近几年财政压力,1.1万亿左右的投入可能较为合适(占GDP的0.8%),可以考虑5个投向
2024年12月31日 12:43
起底存款“搬家”:资金去向何处
展望2025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适时降准降息”,存贷款利率或继续下调,而“强化利率政策执行与传导”意味着金融机构负债端成本或继续压降,存款“搬家”或导致流动性“量”上推动社融强于贷款、“价”上延续“非银充裕、银行中性”局面
2024年12月24日 10:51
如何兑现“适度宽松”
2025年,“降准”补水、“降息”调成本以及加大国债买卖与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规模等或是货币政策可能的方向
2024年12月16日 14:05
加载更多
芦哲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联席所长。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职于世界银行(华盛顿总部)、华泰证券等;清华、人大、央财等多所大学硕士生导师和EMBA教授。
专栏最新文章
如何看待城市更新行动
关税战对人民币汇率的双向影响
中国制造的“难替代性”
信贷增长的非常规性扰动
关税“大手术”后的全球贸易体系(下)
市场、误判与愚蠢的数学计算
美西运费过万“昨日重现”?
加快立法修法,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
地方国企债券融资都去哪了
基于38国的比较:中国居民部门“有钱不愿花”吗
货币政策变局:如何理解“降准降息”的逻辑
“十四五”规划目标哪些仍待完成
贸易摩擦如何影响中国就业
编辑推荐
显影|泰山之巅的职业“陪爬员”
视线|谁击落了马航MH17?
特稿
|
大厂员工贪腐堪比厅局级
经济
|
2024年城镇就业人员工资涨幅放缓
世界
|
特朗普欲废止美国出生公民权
消费
|
中国对巴西等南美5国单方面免签
封面报道
|
关税战停火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京ICP证090880号
京ICP备10026701号-8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662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第01015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第直100013号
Copyright 财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谣言信息):010-85905050 13195200605 举报邮箱:laixin@caixin.com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啄木鸟公益基金会
|
意见与反馈
|
提供新闻线索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