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货币政策变局:如何理解“降准降息”的逻辑

2025年05月07日 11:15
2024年变革后的货币政策框架立足于2010年以来货币政策的“三阶段”探索,在新版“利率走廊”以及配套的流动性投放机制即将“周年”的节点上,市场对新版“价格调节机制”存在至少3个方面的犹疑,需要货币政策实践以及时间给出答案
资料图:中国人民银行。图:视觉中国

  2024年6月份之后,中国货币政策框架开启新一轮变革,无论是国债买卖等流动性调控工具创新,还是强化价格型调控机制,货币政策调控均迈入了一个不同于历史的新阶段,但是制度变迁存在“路径依赖”,即将“周年”的新货币政策框架仍然立足于2010年以来发生的“三阶段”探索。本文在梳理2010年至2024年货币政策曾经发生的三次重要变革的基础上,继续探讨进入2025年二季度兑现“适度宽松”的路径。

2010年至今货币政策框架的变迁

  1.货币投放机制的变化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王永

推广

芦哲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联席所长。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职于世界银行(华盛顿总部)、华泰证券等;清华、人大、央财等多所大学硕士生导师和EMBA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