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全球关税战升级,对华三重脱钩压力

2025年04月03日 15:00
特朗普对华政策中,贸易-科技-金融视角层层递进。若中美贸易在4月加速脱钩,在中美谈判不畅的情况下,5月至6月中美间科技脱钩、金融脱钩或分批落地,与对华关税共振,放大资本市场的定价压力
当地时间2025年4月2日,美国华盛顿,特朗普总统在白宫玫瑰园的"让美国再富裕"活动上发表关于新关税的讲话。图:视觉中国

贸易脱钩:4月2日,对等关税如期落地

  4月2日,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如期公布,关税税率、范围、节奏方面的不确定性落地。从税率看,对等关税税率偏高。基于《国际经济紧急权力法》(IEEPA),对全球商品征收10%的基准关税,并将约60个国家列为“最严重违规者”,征收税率水平将高于10%,例如中国(34%)、欧盟(20%)、印度(26%)、日本(24%)、韩国(25%)、越南(46%)等。

  值得注意的是,征收税率基础为各国对美国征收的关税税率+非货币壁垒,后者综合考虑了增值税税率、汇率、他国产业政策壁垒等经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认定的对美国不公平贸易的做法,但即使考虑增值税,最终税率也明显偏高。根据2月13日美国政府发布的《对等贸易与关税备忘录》,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reciprocal tariff),并非是仅参照其他国家的关税水平来征收,而是要求美国财政部、商务部、贸易代表办公室等多部门对关税税率、增值税(Value-added Tax)、非关税壁垒、汇率政策进行综合评估并确定关税。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刘春辉

推广

高瑞东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董事总经理,早稻田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财政部金融人才库专家,中国金融四十人青年论坛会员,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曾任职于中国财政部中美经济对话领导小组办公室、OECD经济部、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院,专注全球和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研究。2023年10月参加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就经济工作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