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1996年进入央行上海市分行工作,曾担任央行上海分行金融研究所所长、上海分行办公室主任、副行长、上海总部调查统计研究部主任、沈阳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辽宁省分局局长;在十多年中央银行工作经历,积累了丰富的金融工作经验。
这次不同,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通胀是经济衰退的结果
此次朔尔茨的出访预示着德国坚信欧盟未来需在多个方面与中国保持合作,不仅包括中德在贸易和投资等传统领域合作,还包括绿色经济转型、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等新兴领域合作
多方面分析表明,目前中国经济已经企稳并开始上行,但仍需重视改善预期和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促进消费持续增长,巩固经济回稳向上的基础
加息意味着提升美元的使用成本,而缩表意味着收紧美元的流动性,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对于抑制通胀可能更为有效
随着欧央行加息时间表、提前取消购债计划以及再融资业务等内容的确定,欧元区可能将以暂时中断经济复苏为代价,才能确保其通胀率能够尽快恢复至2%的长期目标
避免疫情冲击的影响长期化十分重要,也就是要高度关注市场主体的生存问题,改善预期、提振内需,避免疫情对中国制造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目前房地产行业的现金流危机仍在持续,头部民营房企的风险仍在持续,其中二季度大量房企美元债到期成为又一个风险点
疫情使原本逐渐恢复的经济受到新的冲击,其影响可能延续至整个上半年,并且由于这次疫情在核心城市暴发,疫情冲击的外溢效应会比较明显
无论是根据以往经验还是从目前经济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看,我们都需要采取多种举措缩短经济企稳回升时间,加快经济复苏步伐,而且实现这一目标的条件目前是完全具备的
在做好跨周期调控的同时,中国应抓住目前的有利时机,加大宏观经济政策逆周期调控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加快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宜稳中趋松
中国应抓住目前的有利时机,实行较为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
数量调控以其适应复杂决策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政策力度的可控性和可调节、更加渐进温和,以及政策效应更容易观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市场摩擦等特点,获得了中央银行的青睐
美联储“一切以经济增长为重”的货币政策抉择可能取得成功,美国经济已开始强劲复苏,并可能具有可持续性
防范风险应通过宏观审慎管理而非紧缩的货币政策来实现
既不同于保罗·沃克尔时代致力于对高通胀的强力打压,也不同于2008年金融危机后致力于与低通胀做斗争,近期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重心已经发生改变,更加侧重于经济增长
当前美债收益率回升加快,根本原因在于美债供过于求,且这种回升趋势已使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陷入两难困境,作为应对,中国不宜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
中国当前经济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和稳定经济增长以及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至少在今年上半年之前,都不宜收紧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处于升值趋势,要防止短期投机资金大量流入中国
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金融各方面情况,短期内几乎没有理由收紧货币政策,而应该继续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做到灵活精准、合理适度
中国目前的汇率制度并不需要在根本上做大的变动,要高度关注短期资金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不能一放了之
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和各国的金融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却是中国多年以来金融改革效果的一块试金石。当前中国金融市场总体稳定,资本项目开放的条件基本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