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AI时代的法律分水岭:从中英对比看中国律师行业的制度拐点

2025年11月11日 16:50
就目前态势看,英国赢在治理体系的稳健,中国强在创新速度、规模潜力与开放生态。但从长远看,决定行业未来的,不是AI能写多少合同,而是法律职业能否在AI浪潮之上重建自身的伦理秩序与制度可信度
AI对于法律行业的意义,从来不止于“效率提升”或“生产力革命”。图:视觉中国

  2022年11月,当国内仍在疫情过峰闯关的关键时刻,OpenAI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横空出世。短短两个月,其用户数突破一亿,成为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级应用。2023年春节前后,这股浪潮席卷中国。仅两年后,随着DeepSeek在2025年初以“现象级冲击波”出现在市场上,被誉为引发美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斯普特尼克时刻”(Sputnik moment)。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竞争格局。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吴秋晗

推广

杨玉华
英国浚哲律师事务所(Thornhill Legal)合伙人律师。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法学、经济学双学位,后赴美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硕士,并于沃顿商学院完成商业与公共政策研修课程,曾参加“中国青年律师英国培训计划”,在伦敦、香港及纽约等多家律师事务所执业,并在英国创办浚哲律所及浚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