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特约作者 邱仁宗 雷瑞鹏 专栏作家 贾平)民法被认为是“万法之母”,其源头可溯及至罗马法。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又称《拿破仑法典》),为欧陆各国借鉴,其价值与理念至今光彩夺目;1900年1月1日施行的《德国民法典》,则秉承罗马法传统,结合日耳曼习惯法,迎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意志国家的统一与崛起,并影响了1898年的《日本民法典》和1929年的《中华民国民法典》的制定。英美法国家虽然没有制定民法典的传统,但民(商)法也起着重要作用。如1952年制定并为各州议会分别采纳的《美国统一商法典》,为各类商事交易活动提供了优良的模式,扫清了各州不同规定导致的交易障碍,并为国际商事社会广泛采用和吸收。
《民法典》、人的尊严与生命伦理:对《民法典》(草案)的几点建议
                          2020年05月21日 13:26
                          
      
                         
		     T中
			 		     		新兴生命科技的迅猛发展,与人类新产业革命的突飞猛进,带来诸多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中涉及“人”的相关部分,亟需民法作出回应
				
	    		 	    
      
	    		 		 			 							
					
		 				 			 			   
	   
	    	   
	    	                          责任编辑:张帆
                
 版面编辑:杨胜忠
      
观点频道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上述文章及图片。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相关阅读
                                    
                                
                                
                                
                                
                                
                                
                                
                                
                                
                      财新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