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专栏作家 黄益平)
中国金融体系的特质
一个国家的金融搞不好,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持续,而中国的金融体系改革确实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
回顾一下中国特色的金融改革。1978年改革初期,中国只有一家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它既是中央银行也是商业银行。在计划经济年代,资金的调配由中央计划决定而不是由金融机构决定,所以我们对金融机构的需求非常小。1978年开始推进市场化改革以后,我们对金融机构的需求增加了,到今天已发展出了一个完整的金融体系。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与国际金融。 兼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劳福特公共政策学院Rio Tinto中国经济讲座教授,为中国金融40人论坛成员。曾经担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General Mills经济与金融国际访问教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国经济项目主任、花旗集团董事总经理/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Serica投资基金董事、财新传媒首席经济学家和巴克莱董事总经理/亚洲新兴市场经济首席经济学家。获得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学博士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
【财新网】(专栏作家 黄益平)
中国金融体系的特质
一个国家的金融搞不好,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持续,而中国的金融体系改革确实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
回顾一下中国特色的金融改革。1978年改革初期,中国只有一家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它既是中央银行也是商业银行。在计划经济年代,资金的调配由中央计划决定而不是由金融机构决定,所以我们对金融机构的需求非常小。1978年开始推进市场化改革以后,我们对金融机构的需求增加了,到今天已发展出了一个完整的金融体系。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边放
观点频道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上述文章及图片。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免费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