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T中

夏春:尽快化解中国经济中的“白天鹅”风险

2022年11月29日 09:59
夏春
夏春

银科控股首席经济学家,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博士

“灰犀牛”一旦变成“白天鹅”,就要整个社会来承担巨大的代价
news 原图 2022年4月21日,中国香港,市民佩戴口罩出行。图:Lam Yik/IC PHOTO

  我的工作在上海和香港两地进行。今年4月底在上海经历了近一个月的居家隔离后,我回到香港工作了三个多月。

  8月初,我手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一大早赶到香港机场,通过了现场核酸检测后,登上了飞往北京的航班,落地后做完核酸检测,终于在接近午夜时分住进了远郊的隔离公寓。

  两天后的早上我开始咳嗽,中午发烧,心想应该是公寓的空调太冷导致,但在香港的太太和孩子说也有类似症状,我有些担心感染。上午就联系了医生,但傍晚才拿到药,很快退烧。

  就在我准备就寝时,接到电话通知入住公寓后的第二次核酸检测为阳性。当时我就对自己说,确诊这个“白天鹅”风险终于降临到了我头上。

何谓“白天鹅”风险?

  我和绝大多数人一样,习惯了把2020年以来出现的疫情称为“黑天鹅”事件/风险,直到我看到畅销书《黑天鹅》的作者Nassim Taleb亲自撰文称疫情只是“白天鹅”。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边放

观点频道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上述文章及图片。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推荐阅读

处置问题险企|特稿精选

揭开“不老药”面纱|特稿精选

北京放松五环外限购 侧重激活改善性住房需求

余承东改任华为终端业务集团董事长 何刚接任CEO

上海“两梅案”疑云|特稿精选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