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开始的医药反腐事件,让医药股在底部震荡加大。很多人担心医药的未来发展,同时有长线资金借助这次医药的“假摔”不断买入,当月恒生医疗ETF、A股医药ETF出现大幅买入、并且出现了对正股的溢价情况,我们认为是一些国内外长线资本逆市建仓。有人将医药此次行动类比当年的教育、或者白酒事件,我们认为这次医药的调整更类似2011年开始对于白酒的政策影响。其底层逻辑是,刚性需求无法消失,甚至是不断增长的长期趋势,政策引导会让需求和产业机构重塑,形成新的结构性机会。
医药的反腐事件市场是否已经消化和Price in?
很多医药股跌到了近三年的历史低位,连今年相对强势的中药、创新药、仿制药公司也有大幅度的调整。我们认为,当下对于政策和舆情层面的负面情绪,市场已消化并Price in。唯一没落地的是部分企业三季报情况,随着8-9月部分医院的手术量暂时性下降,以及医药营销活动的减少,某些医药企业三季报不容乐观。但对很多企业的影响是一过性的,并非永久性的。有些企业还没有消化充分,但是多数医药股近期跌幅已反应相应预期,有非常好的风险收益比。等9-10月的三季报消化充分,对于哪些公司会受益于政策深度改革,将成为市场主要关注点。
医药的长期产业政策是什么?将引导出哪些结构性机会?
李强总理在8月底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里面明确提出对于创新药和产业链,高端医疗器械的支持,这是和房地产、教培行业等完全不同的支持语境。底层逻辑是中国未来将有3-4亿的老龄化人口,医疗是基本民生工程,也有着丰富多样的需求。中国医药企业需要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这和政府对于其他科技行业和高端制造业的语境类似。因此,我们要思考的是医药在这次“假摔”之后,有哪些结构变化?哪些公司会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