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T中

30年国债创新高,市场在交易什么

2024年03月01日 13:57
吴金铎
吴金铎

经济学博士、应用经济学流动站出站博士后、高级经济师。

如果后疫情时期经济缓慢复苏利好债券使得债券收益率整体下行,为什么30年超长债与10年国债收益率利差被持续压缩?
news 原图 2024年2月29日,10年国债收益率从2023年1月的高点2.934%下降到的2.3375%,下降60BP;30年国债活跃券(230009)收益率已降到2.475%。图;IC photo

  2023年的债券牛市行情在2024年得以延续。2024年2月29日,10年国债收益率从2023年1月的高点2.934%下降到的2.3375%,下降60BP;30年国债活跃券(230009)收益率已降到2.475%。而超长端的CFFEX30年国债期货价格也已从2023年12月29日的99.4上涨到了2024年2月29日的107.34,两个月来涨幅已高达近8%。截至2024年2月29日,30年国债收益率和10年国债利差为12.5BP,远低于近五年利差均值(52BP);而同期的10年和1年国债收益率利差55BP,仅低于其近五年利差均值(67.4BP)12BP。此外,3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低于1年期央行MLF利率(2.5%)。如果后疫情时期经济缓慢复苏利好债券使得债券收益率整体下行,为什么30年超长债与10年国债收益率利差被持续压缩?市场在交易什么?

央行降准幅度超预期,非对称降息利好超长端

  2024年超预期的降准和降息及经济修复弱于预期,导致市场预期利率将进一步下行。2024年以来央行超预期降准50BP(2022年以来首次降准50基点),与此同时LPR五年期降息25BP超出市场预期,叠加宽松的流动性,债牛行情持续,各期限国债收益率均有下行,LPR非对称调降尤其利好长端。尽管2023年8月-11月债市有一波调整,期间各期限收益率小幅上行,但30年和10年国债利差在2023年11月以前均维持在30BP以上。之后两者利差持续压缩,直到2024年2月底两者利差已下降到12.5BP。2023年整体风险资产表现不稳,尤其是2023年前三个季度经济数据和企业盈利大幅好转的预期一再被证伪,市场风险溢价下降。在债牛行情下,叠加2024年以来超预期的货币政策,外资和境内机构普遍增配债券。自去年三季度以来,债市跨境资金流动逐步呈现向好态势。外管局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9月至12月外资连续净增持境内债券累计超过600亿美元,特别是11月净增持规模为历史次高值。此外,2024年1月国有大行、保险和券商分别增持债券1040亿、979亿和886亿元,机构在年初配债意愿增强。

债市“资产荒”

  除了个别月份,近三年债市行情整体牛市,加剧了债券“资产荒”。加上10年以上超长债的新增和存量供给相对较少,供需缺口导致稀缺债券品种价格不断走高。从国债和地方政府债新发行数据来看(WIND分类,不包括金融债及其它),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10年以上期限发行量分别为10056亿元、11962亿元,同期到期偿还量分别为0.1亿元和280.24亿元;而截至2月29日,2024年国债和地方政府债10年以上期限总发行量为3806亿元,金额占比15.14%,明显低于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而从超长债存量统计数据看,截至2024年3月31日,10年期以上期限国债余额为20.94万亿元,占所有存量债券的比重大约为13.78%,余额和占比均低于近三个季度单季数据,可见超长国债和地方债供给存量和增量均弱于季节性。此外,债市经历2022年理财赎回负反馈冲击之后行情修复,城投债在2023年8月“一揽子化债”方案之后其定价逻辑发生了显著变化,全年利差大幅压缩,债牛行情加剧了债券“资产荒”。

不活跃的超长债从配置品种变为交易品种

  在权益市场波动较大而债市行情较稳的条件下,超长债成为热门的交易对冲品种。去年以来权益市场表现不佳,超长债成为权益的对冲品种或交易盘收益增厚品种,换手率和交易量增加导致利差摊薄。2024年1月,30年国债月均换手率26%,而2023年10月份换手率不到10%。超长债原本是不活跃品种,期限长、波动大于其它品种,一般为机构的配置盘。但在去年权益市场波动较大而债市行情较稳,且债券收益率不断下降的条件下,30年超长债由配置品种部分分流为热门的交易品种,这使得超长债期限利差进一步压缩。另外市场唯一的30年国债ETF(511090)来看,截至2024年2月29日,其规模14.06亿元。2023年4季报显示2023年4季度规模为3.53亿元,较2023年3季度明显增加(上市日期2023年6月),目前其换手率已高达46.8%。

负债端驱动型机构对超长债配置意愿增强

  负债端驱动最典型的机构是保险机构。2024年1月保险保费收入尤其是寿险开门红带来债市的配置资金。由于寿险产品的期限通常较长,有些终身寿险产品的期限可高达30年,因此寿险机构天然具有长久期债券的配置需求。其次,在商业银行降息的情形下,长期限定期存款的配置价值逐渐弱于超长期限利率债。再者,一季度城投和产业债等信用债到期后,保险等机构再投资债券需求增加。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李东昊

观点频道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上述文章及图片。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