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T中

出口,还是出海?

2024年08月09日 10:24
易峘
易峘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

中国企业出海在2023年后再度加速。目前,东南亚可能聚集了比例最高的中国“出海产能”,但中国对拉丁美洲(墨西哥、巴西)、中东(阿联酋、沙特)、非洲、匈牙利等国家和地区的产能出海在明显加速
news 原图 2024年8月6日,山东烟台港。今年1-7月中国出口金额上涨4%(美元计价),而人民币计价的出口金额(6.7%)和出口量增长(约15%)更是明显超过内需增速。图:视觉中国

  今年1—7月中国出口金额上涨4%(美元计价),而人民币计价的出口金额(6.7%)和出口量增长(约15%)更是明显超过内需增速。同时,外需对GDP和企业盈利增长的贡献在去年高基数下继续提升,1—7月贸易顺差同比增长11%,上半年占名义GDP比例较2023年同期上行0.4个百分点。年初我们对中国出口增长的总体韧性持乐观态度,其中除了中国出口产品性价比快速提升、产业升级、跨境电商爆发等基本面因素之外,我们也注意到企业“出海”加速可能在统计上推升中国总出口增长。产品出口和产能出海在数据上难以严格区分,但两者对本土收入、就业,及全球制造业版图和贸易政策的长期意义不尽相同。随着美国总统和参议院换届将至,全球贸易摩擦风险上升,中国企业出海或有加速的动力。本文从中间品贸易、原材料及机械出口、中国海外ODI的变化三个维度构建“中国产能出海进度及目的地跟踪体系”。我们观察到,中国企业出海在2023年后再度加速。目前,东南亚可能聚集了比例最高的中国“出海产能”,但中国对拉丁美洲(墨西哥、巴西)、中东(阿联酋、沙特)、非洲、匈牙利等国家和地区的产能出海在明显加速。

视角一:从中间品货物贸易看产能出海趋势

  通常而言,部分中间品贸易是基于对外投资企业在当地的需求,与中国企业近年来的“走出去”、对外投资加速的趋势相对应,可以以此维度作为侧面来观察中国企业的出海进程。中间品贸易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将原材料、零部件或半成品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口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然后再进行加工、组装或合成,最终再出口到第三个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活动。根据联合国Broad economic catalogue(BEC)分类法,即按照产品生产过程或使用原则,将出口商品分为资本品、中间品和消费品,中国已经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大中间品出口国,在2023年对外贸增量的贡献接近6成。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王永

观点频道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上述文章及图片。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