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汇率三重博弈

2006年04月17日 00:00
中央银行实行的外汇账户改革、居民购汇体制改革和金融机构境外投资改革,从一个比去年7月调汇更根本的层面上对汇率形成机制实施变革

  陆磊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预期并未出现显著下降,外汇储备压力和银行间市场上的人民币汇率单边上行,依然成为外汇市场的基调。一方面是外汇储备的持续攀升,截至2006年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8751亿美元,同比增长32.8%;另一方面是人民币汇率持续上升,从2005年7月的1美元兑8.108元人民币逐步上升到2006年3月末的1美元兑8.017元人民币。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由此,结合外汇储备和国际收支变化,人民币汇率走高似乎是市场供求的正常反映——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加体现了“市场”对外币和本币需求的此消彼长,本币升值成为必然。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版面编辑:冯仁可

陆磊
陆磊,现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曾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央行研究局局长。1996年获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硕士学位,2000年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家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经济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经济学博士学位。1995年起于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经济金融处、研究局国际金融处和招商银行研究部工作。曾在英格兰银行中央银行研究中心、澳大利亚财政部财政政策司进修、工作,并获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学者。曾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研究员;招商银行高级研究员、研究部总经理助理;中国银河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原广东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广东金融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