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新泉:特朗普为何急与中国谈判

屠新泉:债务和通胀是影响特朗普决策的两大因素。现在的重点不是再去推动关税下降或者贸易自由化,而是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包括各个国家国内规制的协调是更重要、更优先的一个工作

中美关税博弈下一步:特朗普的底气与约束

罗志恒:未来中美关税谈判将展开长期拉锯,进一步互降关税的难度增加,进一步提高关税的风险仍在

梁建章:高考的代价和出路

梁建章:目前中国大学资源已不再稀缺,只有研究性学位如博士和优质工作岗位是稀缺的,所以筛选的时机应该是大学本科毕业。应把考研普及为大学能力考试,作为人才筛选和考研的主要考试,取代目前的三层筛选机制(中考、高考和考研)

推荐 Recommend
美元信用重塑的新逻辑

吴金铎:关税大棒对美元影响的逻辑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2025:中国增长能否回升

易峘:目前市场重估焦点仅集中在AI+,估值和配置仅停留在纠正此前过低预期,并未预期政策宽松及宏观意义上的中国增长企稳回升。若周期出现见底回升迹象,则市场表现有望持续、且热点可能扩散

从规模经济看DeepSeek对创新发展的启示

彭文生:AI竞争并非简单的“后发追赶”与“先发垄断”之争,而是规模优势与技术创新交织的博弈。在AI赛道上,规模奠定基础,创新决出高下

欧洲经济的“困局”与“破局”

赵伟:如俄乌停战,这对欧洲经济是否意味着“和平红利”,欧洲经济能否走出“低温经济”状态

最新 New

火线评论|中美消费比较如何看?

文|财新 于海荣 07月18日 18:42

消费总量数据易受人口数量影响;中国消费率偏低、居民消费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仍是基本事实

芦哲

寻找内需增量:发挥最低工资的“灯塔效应”
名家

芦哲 07月18日 13:21

最低工资制度不仅能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工资,也会对高于最低工资线的群体起到溢出效应,从而起到“扩中提低”的增收作用

“补”非得已:计划经济时代的央地关系与“政府间补助”

文|王瑞民 07月18日 10:34

计划经济时代,中央对地方的财力补助可用“补”非得已来概括,即主要用于重大灾荒、特大事故引起的减收,以及相应的救济、防汛等应急性支出,其余情况下地方财政主要通过征收地方附加税或减少财政支出的方式谋求财政平衡

张杜超

中国特殊机会投资市场年中观察(三):国资参与度提升与法律工具标配化
名家

张杜超 07月18日 10:19

国企参与深化与法律制度完善正重塑特殊机会投资生态,效率与合规将成为市场参与者的核心考量

江小涓:数字时代政府市场边界划分及多方治理合作

文|江小涓 07月18日 09:30

数智技术为局部合作配置资源和治理合作提供更多新机遇,资源配置方式和社会治理要突破“市场还是政府”这个传统二分法,面向丰富实践认真思考讨论

盛松成

盛松成:积极探索人民币作为类避险货币的可能性
名家

盛松成 07月18日 08:24

美元和美债的避险功能加速削弱,为人民币填补安全资产缺口提供了可能性

火线评论|娃哈哈争产本末:家族契约、不完全契约和契约精神

文|财新 张继伟 07月17日 20:03

从更长时段的视角看,创业者要想渡过重重险关、追求基业长青,不仅要看当事人的实力、财技和舆论控制力,更应取决于其一以贯之的价值观

赵伟

除了稀土,对华“极高依赖”的商品还有哪些
名家

赵伟 07月17日 16:48

中国稀土凭借产能规模和完整产业链,在全球内难被替代。当前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中国还有哪些商品具备“难替代性”

ESG30人

气候损失不断增加,危及保险业和金融稳定
名家

ESG30人 07月17日 15:28

气候风险不再是一种可以慢慢纳入政策框架的未来威胁。它是当务之急,需要立即关注并采取新的方法来维护经济稳定

张杜超

中国特殊机会投资市场年中观察(二):偶发性投资与产业投资偏好
名家

张杜超 07月17日 14:37

2025年上半年,中国特殊机会投资市场有重新洗牌与调整的明确迹象。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与投资逻辑复杂化趋势显著

陈沁

一线在看马斯克,五线爱读马克思:谁更引领消费风尚
名家

陈沁 07月17日 10:59

一个消费品类的兴起,固然有产品本身特色的原因,背后的时代进程也值得深思

易峘

反内卷和供给侧改革有何不同
名家

易峘 07月17日 10:15

对于去产能效果而言,反内卷的有利因素在于相关行业的集中度更高,但不利因素包括国企比例更低、中下游行业偏多,产能更“新”,行业盈利能力各异

汪涛

汪涛:上调2025年GDP增长预测,下半年面临更多挑战
名家

汪涛 07月17日 08:57

二季度GDP增长稳健,我们将2025年中国GDP增速预测上调至4.7%,但下半年面临更多挑战

伍戈

关税,还有多重要?
名家

伍戈 07月17日 08:24

下半年,美关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逐步显现,中国可能面临内外需趋缓的共振。逆周期政策或将响应,但存在时间差

肯·费舍尔

分清真相与迷思的市场“实验室”
名家

肯·费舍尔 07月16日 17:50

永远不要假定什么对资本市场有利、什么对资本市场不利的所谓“常识”是正确的,应该像科学家一样将其视为一种需要验证的理论,而历史就是你进行这种验证的“实验室”

陈龙

与斯宾塞对话:AI既放大了智能,也放大了愚蠢
名家

陈龙 07月16日 17:44

到了有特朗普的2025年,我们应该如何理解长期危机的演化?以及如何理解AI革命的跳跃式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