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屠新泉:特朗普为何急与中国谈判
屠新泉:债务和通胀是影响特朗普决策的两大因素。现在的重点不是再去推动关税下降或者贸易自由化,而是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包括各个国家国内规制的协调是更重要、更优先的一个工作
-
中美关税博弈下一步:特朗普的底气与约束
罗志恒:未来中美关税谈判将展开长期拉锯,进一步互降关税的难度增加,进一步提高关税的风险仍在
-
梁建章:高考的代价和出路
梁建章:目前中国大学资源已不再稀缺,只有研究性学位如博士和优质工作岗位是稀缺的,所以筛选的时机应该是大学本科毕业。应把考研普及为大学能力考试,作为人才筛选和考研的主要考试,取代目前的三层筛选机制(中考、高考和考研)
- 美元信用重塑的新逻辑
-
吴金铎:关税大棒对美元影响的逻辑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 2025:中国增长能否回升
-
易峘:目前市场重估焦点仅集中在AI+,估值和配置仅停留在纠正此前过低预期,并未预期政策宽松及宏观意义上的中国增长企稳回升。若周期出现见底回升迹象,则市场表现有望持续、且热点可能扩散
火线评论|中美消费比较如何看?
文|财新 于海荣 07月18日 18:42消费总量数据易受人口数量影响;中国消费率偏低、居民消费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仍是基本事实
“补”非得已:计划经济时代的央地关系与“政府间补助”
文|王瑞民 07月18日 10:34计划经济时代,中央对地方的财力补助可用“补”非得已来概括,即主要用于重大灾荒、特大事故引起的减收,以及相应的救济、防汛等应急性支出,其余情况下地方财政主要通过征收地方附加税或减少财政支出的方式谋求财政平衡
江小涓:数字时代政府市场边界划分及多方治理合作
文|江小涓 07月18日 09:30数智技术为局部合作配置资源和治理合作提供更多新机遇,资源配置方式和社会治理要突破“市场还是政府”这个传统二分法,面向丰富实践认真思考讨论
火线评论|娃哈哈争产本末:家族契约、不完全契约和契约精神
文|财新 张继伟 07月17日 20:03从更长时段的视角看,创业者要想渡过重重险关、追求基业长青,不仅要看当事人的实力、财技和舆论控制力,更应取决于其一以贯之的价值观
中国特殊机会投资市场年中观察(二):偶发性投资与产业投资偏好名家
张杜超 07月17日 14:372025年上半年,中国特殊机会投资市场有重新洗牌与调整的明确迹象。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与投资逻辑复杂化趋势显著
分清真相与迷思的市场“实验室”名家
肯·费舍尔 07月16日 17:50永远不要假定什么对资本市场有利、什么对资本市场不利的所谓“常识”是正确的,应该像科学家一样将其视为一种需要验证的理论,而历史就是你进行这种验证的“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