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提高宏观调控效率要点何在?

2007年12月10日 19:39

  陆磊

  如果我们试图探究中国本轮宏观经济过热的根本原因,并以此作为宏观调控的基本切入点,则必然可以发现市场预期在经济主体行为变化中的突出作用。因此,宏观调控效率也显然与预期存在某种内在关联。然而,从预期到调控工具的选择存在一系列传导与决策过程。一个好的宏观调控政策组合不是把所有的工具都加以运用,而是以尽可能少的工具运用带来理想的政策效果——这是宏观调控效率的原始含义。

  正因为是对预期的解读和调节,宏观调控必须具有预见性而非事后性,这是宏观调控效率的高层次含义。恰如《黄帝内经》上对治病的理解:圣人治“未病”,已病而治,如临渴而掘井、发战而铸兵。据此,关于宏观调控的正确理解在于:宏观调控当局如何依据信息或经验,判断未来经济走势,给出一个准确预防“未病”的最优方案。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版面编辑:冯仁可

陆磊
陆磊,现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曾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央行研究局局长。1996年获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硕士学位,2000年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家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经济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经济学博士学位。1995年起于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经济金融处、研究局国际金融处和招商银行研究部工作。曾在英格兰银行中央银行研究中心、澳大利亚财政部财政政策司进修、工作,并获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学者。曾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研究员;招商银行高级研究员、研究部总经理助理;中国银河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原广东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广东金融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