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哈佛笔记199】民主党大会PK共和党大会
对于共和党大会上的种种指责,民主党均有相应回应。同样一瓶水,共和党(反对党)看的是半瓶子空,民主党(执政党)看的是半瓶子满
2012年09月11日 21:34
【哈佛笔记198】美国共和党如何开大会
面对全国选民,要想说服他们,赢得选票,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最少的技术性语言,最少的数据说明最重要的问题
2012年09月05日 08:12
【哈佛笔记197】欧元危机:人力与天性的较量(五)
跌宕过后,只有真正属于一个俱乐部的国家会继续留在欧元区,原本不属于的国家会自然退出,这只是自然规律而已
2012年08月29日 09:21
【哈佛笔记196】欧元危机:人力与天性的较量(四)
任何救助机制的设置都面临两难:如果对债务国要求太严,则达不到救助的目的;如果太松,就会有道德风险,便宜了那些财政不谨慎的国家,而且对他们今后从资本市场融资不利,对其他债务国也不利
2012年08月22日 09:31
【哈佛笔记195】欧元危机:人力与天性的较量(三)
欧元区机制一次次被践踏使人们怀疑任何新的机制
2012年08月15日 10:04
【哈佛笔记194】欧元危机:人力与天性的较量(二)
当你借钱少的时候,你有求于借出款的人;当你借了很多钱以后,债权人就有求于你了。默克尔就是这样的债权人
2012年08月06日 10:34
【哈佛笔记193】欧元危机:人力与天性的较量(一)
想拯救欧元的人要增加赌注,用人为的力量克服自然的离心力;不想继续拯救欧元的人认为,越早认输越好,免得损失更大
2012年07月31日 09:31
【哈佛笔记192】新世界观下的美国未来外交政策
国家之间的关系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有相似之处。一个人无法完全控制另一个人,但可以尽力控制和改善自己。要想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
2012年07月24日 10:16
【哈佛笔记191】哈佛大学第361届毕业典礼(之四)
著名国际新闻记者扎克瑞亚在主旨演讲中说,经济低迷、恐怖主义、气候变暖、资源枯竭等危机都是真实的,但人类采取的措施和努力也是真实的,你们的行为和努力会影响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和结果
2012年07月19日 10:20
【哈佛笔记190】哈佛大学第361届毕业典礼(之三)
校长毕业典礼讲演:要让学生有更广阔的视野、审视的眼光和探寻的头脑,让学生思考持久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下一个季度的回报率
2012年07月11日 10:07
【哈佛笔记189】哈佛大学第361届毕业典礼(之二)
所有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在适合的工作中就是优点,在不适合的工作中就是缺点
2012年07月05日 10:52
【哈佛笔记188】哈佛大学第361届毕业典礼(之一)
哈佛校长福斯特说:我们的目的不是要出人头地、高高在上,而是要做能配得上我们的好运的人
2012年06月28日 10:04
【哈佛笔记187】大国政治与亚洲区域主义(下)
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国际关系教授约瑟夫·奈称,美国不是要围堵中国,因为那不可能成功,唯一能够限制困扰中国发展的只能是中国自身
2012年06月19日 10:22
【哈佛笔记186】大国政治与亚洲区域主义(上)
日本驻美大使认为,亚洲各国缺少共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所以在处理亚洲事务中,要运用国际规范,而不是地区规范,并寻求跨太平洋伙伴关系
2012年06月13日 10:18
【哈佛笔记185】重建世界最古老的大学 ——新加坡的外交视角(下)
新建的纳兰陀大学要有特殊的亚洲视角,重新发现古老的互助关系,为建立亚洲社区创造氛围
2012年06月06日 10:45
【哈佛笔记184】中印重现世界舞台——新加坡的外交视角(上)
中国像大树,长得越高,风险就越大;印度则像一片丛林,横向发展,遍地开花,冲突混乱经常发生,但无妨大碍
2012年05月29日 10:24
【哈佛笔记183】印度大使是这样“攻关”的
蕊鸥强调,美印之间的利益在趋同,任何分歧都是可以克服的
2012年05月23日 10:22
【哈佛笔记182】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讲演(下)
西莫斯感叹,在理性预期革命之后,学术研究的兴趣点很快脱离以几率分布为渠道的政策研究方式,他倡议,要保持继续研究这个领域的势头
2012年05月16日 10:06
【哈佛笔记181】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讲演(上)
萨金斯以“以前的美国,现在的欧洲”为题,回顾美国1780年到1840年的历史,试图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为当今世界做更好的经济决策
2012年05月08日 11:18
【哈佛笔记180】奥巴马医改法案的命运(下)
州政府早就选择了参加Medicaid 这个项目,联邦政府现在却要在半路上改变这个项目的规则。这种“先上钩,再变戏”的做法就是PPACA与其他法案的本质区别
2012年05月04日 10:42
加载更多
陈晋
自2014年初成为哈佛亚洲中心报告员,负责报道“中国面临的关键问题”讲座系列及其他亚洲中心讲座;2015年7月成为哈佛费正清中心关联研究员。从2005年到2013年,为财新传媒(原《财经》杂志)驻波士顿特约记者,《哈佛笔记》专栏作者。2002年于哈佛大学获亚洲研究硕士(MA),1997年于波士顿学院获商业管理硕士(MBA)。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经济、社会问题及公共政策。
专栏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