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上周日北京的机器人马拉松比赛出圈了。可惜,被寄予厚望的20家机器人参赛选手中,最终只有6家完成比赛。赛后,机器人跑者的“翻车”合集在网上热传。更有网友忿忿吐槽,“全是噱头!”“机器人残运会”“机器人题材要全部跌停”等。
然而,仅仅四个月前,当扭秧歌机器人在春晚闪亮登场时,网友们的满屏欢呼还历历在目。为何一有成绩就上头,一遇挫折就掀桌?情绪起伏的背后,症结是缺乏长期主义的耐心。
事实上,机器人第一次从实验室走出来,通过21公里的复杂地形,如坡道、转弯、路面不平,相当于进行了一场极限的压力测试,对人形机器人的动态平衡、关节耐磨损性、散热系统、续航能力提出全方位挑战。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