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关税“大手术”后的全球贸易体系(上)

2025年05月14日 20:17
关税战折射的,是现有全球贸易体系的长期失衡。这意味着关税战不会或输或赢地戛然而止,而是一个漫长的全球贸易体系的调整过程,那些关于谁会先怂的讨论,是停留在表面的伪命题
2025年5月7日,山东港口青岛港,装载外贸集装箱的货轮驶出港口。图:视觉中国

  在上一篇《“大手术”后,美国将会怎么打关税战?》中,我们谈到,经过“解放日大手术”——这是特朗普给4月2日发布的对等关税方案的名字——以及之后的连续两次“改刀”,特朗普在10天之内让美国对全世界进口的加权平均关税,从此前的2.5%上升到21.8%(扣除豁免后)。这是美国百年未见的最大关税提升幅度,让关税达到了加剧大萧条的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出台后的水平(图1中红线)。

  来源:历史数据来自《不列颠治世的经济因素:19世纪英国对外贸易研究》和美国商务部数据。红线对应4月对等关税发布及两次修订之后的美国进口加权平均关税。蓝线对应5月12日中美谈判约定互降关税后的水平。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肖子何

推广

视听推荐

陈龙
罗汉堂总裁、湖畔创研中心教育长,为溪创始人,阿里巴巴研究理事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并兼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科技高级顾问。此前他担任蚂蚁金服首席战略官,中国人民银行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互联网证券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协会副主席等职务。陈龙教授在华盛顿大学奥林商学院获得终身教职,回国后曾任长江商学院副院长,创建工商管理博士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