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
订阅
数据
我闻
机构订阅
会议
Promotion
应用下载
帮助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首页
经济
金融
公司
政经
世界
观点
mini+
博客
周刊
图片
视频
数据
English
更多
科技
地产
汽车
消费
能源
健康
环科
民生
ESG
数字说
比较
中国改革
专题
数据
财新一线
私房课
会议
Promotion
运动家
企业用户
应用下载
帮助
观点
>
财新名家
AI:新一轮科技革命怎样改变世界
当前全球经济处于传统信息技术时代的尾声,而人工智能有望成为引领第四轮科技革命的重要力量,从而对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产生重大影响
张继强
| 2025年04月25日 10:53
“大手术”后,美国将会怎么打关税战
手术之后的病人——包括世界和美国,会以什么方向和节奏复苏或是恶化,是当下最重要的问题
陈龙
| 2025年04月24日 16:13
财政如何应对关税战
短期看,关税战大概率在二季度引发出口下滑并冲击东部沿海出口大省及相关就业,逆周期调节扩大总需求以弥补外需下滑、加大对相关地区和行业失业群体的纾困救助就极为关键
罗志恒
| 2025年04月24日 11:22
弱美元的逻辑与资产配置启示
近期在不确定性上升的环境下美元指数持续下跌,避险属性明显弱化,美元微笑曲线“左侧失效”的风险明显上升,背后可能包含了长期与短期的多重因素
张继强
| 2025年04月24日 09:51
“关税冲击”的行业脉络
消费电子、文教体娱对美直接依赖高,纺织、电气机械偏间接依赖,或直接影响消费电子、服装业就业与居民收入,间接影响纺织业
赵伟
| 2025年04月23日 16:12
特朗普习惯性改口,市场选择性相信
投资者仍然会寻找具有安全边际的资产,这从黄金的亮眼表现中可见一斑。而对于美债、美元和美股而言,分化可能会成为一个新常态
周浩
| 2025年04月23日 13:23
中国31省份对外贸易的七个特征
剖析各省份对外贸易特征,有利于评估各省贸易风险情况,也是从容应对关税战并精准施策的基础
罗志恒
| 2025年04月23日 12:23
美元:“巴别塔”的倒塌?
美元走弱背景下人民币仍在贬值,或因关税政策的直接冲击。随着外部冲击的弱化,人民币贬值压力或已相对缓和
赵伟
| 2025年04月21日 13:31
高估关税冲击的三个“误区”
衡量关税间接影响可分析含“美”量高的行业,这类行业在制造业投资占比高,但在就业和劳动报酬中占比低,且进口替代可增加国内就业和GDP
赵伟
| 2025年04月18日 10:59
谁能约束特朗普关税政策
随着关税政策对经济与市场的负面冲击逐步显现,特朗普或将受到多重因素的约束,影响关税政策落地的节奏和幅度
张继强
| 2025年04月17日 10:58
“稳就业”的压力所在
近年失业人群中,初中群体仍占比较高,大学本科、研究生占比持续提升,当前稳就业压力或主要缘自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结构性失业及关税可能带来的摩擦性失业
赵伟
| 2025年04月15日 10:21
洪灏:乱世黄金
黄金价格的历史性上涨不仅仅是因为全球避险需求,更折射出现在美元霸权的裂痕、各国政策的博弈与多层次市场动态的复杂交织
洪灏
| 2025年04月14日 18:09
关税的经济冲击
与2025年情形较为接近的是二战前的三次高关税,但美国四年左右的政治周期导致关税彻底缓和难以快速到来。短期内制约特朗普的力量或更多地集中在金融市场风险上
赵伟
| 2025年04月14日 14:17
美国“股债汇”多杀:危机重重?
美元流动性纵然有所收紧,但尚未达到触发流动性危机的程度。长端美债利率大幅上行,美元指数大幅下行,意味着对于美元的“信任危机”
周浩
| 2025年04月14日 12:13
社融增速进一步回升,须关注M1反弹持续性
M1低增长背后隐含着经济内生活力有待增强,关注M1反弹的持续性也是观测中国经济复苏成色的重要依据
钟正生
| 2025年04月14日 11:18
关税加征的价格冲击
若稳增长政策能够在提振内需、推动新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地两个方面发挥更大作用,CPI同比增速仍有望保持相对稳定,外部关税及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对PPI增速的冲击也可能弱于预期
钟正生
| 2025年04月11日 10:06
从境外经验看股市平准基金
从理论和国际实践经验看,设立股市平准基金都非常有必要,基本能在短期发挥稳定市场的效果,且制度规则越清晰、越完善,越能避免寻租、道德风险等问题
罗志恒
| 2025年04月10日 15:10
关税冲击下的连带反应
短期需要提防恐慌性抛售带来连锁反应,引发全球流动性危机,中长期防范美国衰退风险
张继强
| 2025年04月10日 11:12
卢锋:内需不足下外贸顺差超常增长,中国经济再平衡有助反制关税战
中国要在分析美政策逻辑偏误和软肋基础上,采取反制霸凌与反对脱钩的两手并用方式加以应对,同时提升经济产业技术水平和巩固生产率追赶势头,直面内需不足消费偏弱伴随的内外不平衡因素,着力实施扩内需、增收入、促消费的再平衡战略
卢锋
| 2025年04月10日 08:16
利率,行至何处
货币政策“留有余地”的程度有所减弱,要“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货币政策应当主动发力,促进名义利率下降与物价水平回升双向收敛
钟正生
| 2025年04月09日 10:12
加载更多
专栏最新文章
AI:新一轮科技革命怎样改变世界
关税博弈下,中国制造业出海进程如何
攻击对手无益:商场不是战场是情场
开年信贷的微观线索
“大手术”后,美国将会怎么打关税战
财政如何应对关税战
请修一部为纳税人服务的税收征管法
弱美元的逻辑与资产配置启示
编辑推荐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
显影|换脸改命的医美豪赌
科技
|
英特尔和台积电高层会面讨论合作可能性
民生
|
今年高考可报29种本科新设专业
世界
|
克什米尔恐袭后印巴对峙迅速升温
健康
|
医疗机构如何部署DeepSeek?
封面报道
|
为民营经济立法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京ICP证090880号
京ICP备10026701号-8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662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第01015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第直100013号
Copyright 财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谣言信息):010-85905050 13195200605 举报邮箱:laixin@caixin.com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啄木鸟公益基金会
|
意见与反馈
|
提供新闻线索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