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
订阅
数据
我闻
机构订阅
会议
Promotion
应用下载
帮助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首页
经济
金融
公司
政经
世界
观点
mini+
博客
周刊
图片
视频
数据
English
更多
科技
地产
汽车
消费
能源
健康
环科
民生
ESG
数字说
比较
中国改革
专题
数据
财新一线
私房课
会议
Promotion
运动家
企业用户
应用下载
帮助
全部文章
如何理解2025年财政政策安排
2025年赤字率首次达到“4%左右”,超过2020年疫情冲击时3.6%以上”的赤字率水平,为2008年本轮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以来的最高水平,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2025年03月06日 09:41
政府工作报告释放的九大信号
本次报告有诸多新内容,宏观政策方面,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赤字率首次达到“4%左右”;货币政策适度宽松,适时降准降息;明确提出“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2025年03月05日 14:41
2025开局之变:中国经济新叙事与资产重估
科技突破催生资产重估浪潮,AI产业范式变革与企业家韧性重塑市场信心。但全面牛市仍需三大条件:科技股业绩兑现估值、传统行业加速出清、资本市场改革深化
2025年03月03日 14:13
2024年中国区域经济版图:西部领跑、东部遇阻
从经济增速看,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西快东慢”,西部领先,中部提速,东部遇阻。2024年,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名义GDP同比分别增长2.7%、4.4%、4.4%、4.8%
2025年02月17日 15:23
1949-2024年中国各省份财政收入排名变迁
2024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总体放缓,西部地区财政收入增速快于中东部地区,东北地区财政收入增速较快主要源于非税收入高增
2025年02月12日 15:42
美国制造业回流与中国应对
面对美国的关税、产业补贴政策对全球制造业格局的冲击,中国要高度重视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的长期性,制定针对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的长期策略
2025年02月10日 16:31
2025年地方政府怎么干
2025年,地方经济增长目标有何新变化?各领域分项指标有何特点?地方经济工作部署了哪些新任务?工作有何新亮点?
2025年02月05日 16:32
中国经济增速的“两个偏离”
名义增速低于实际增速,实际增速低于潜在增速,都体现出当前面临的总需求不足的问题
2025年01月27日 14:40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五大看点与三条建议
《实施方案》选择在特朗普就任后、春节前发布,短期看,有利于提振信心、活跃市场,减少外部不确定性冲击;更以资本市场改革为“排头兵”,与促消费、稳投资、强产业等政策形成合力,起到稳经济的效果
2025年01月24日 09:43
5%的支撑与拖累:复盘2024年“U型”中国经济
建议2025年经济增速目标设置为“双5”,即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均达到“5%左右”,更加强调增长的就业导向,努力实现有就业的增长、有收入的增长、有获得感的增长
2025年01月20日 13:26
破解“内卷式”竞争
“内卷式”竞争影响到宏观经济运行,同时其产生原因也部分源自财税制度的重供给轻需求
2025年01月17日 11:00
化债之后需要考虑的三个问题
化债之后,短期流动性风险有所缓解,但仍需考虑三个问题:短期风险、长效机制及债务怎样更好的支持经济发展
2025年01月15日 11:03
稳增长与防风险:专项债2025年展望
考虑到2024年专项债新增额度为3.9万亿元,2025年要扩大使用范围并采用负面清单,预计规模可达4.5万亿元乃至更高
2025年01月03日 15:23
化债突破之年
2024年是化债突破之年,财政形势是化债之下的紧平衡,2025年是财政赤字更加积极之年、支出结构优化之年、财税改革落地之年
2024年12月26日 14:22
止跌渐进,回稳有望:2025年房地产形势展望
10月以来居民购房需求明显回暖,楼市出现阶段性企稳向好迹象,但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包括房地产投资持续低迷、多数城市房价仍在下跌、土地出让收入下滑冲击地方财政、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仍需进一步化解等
2024年12月24日 14:58
地产销售的亮点与社零消费的异常
当前经济处于V型反弹的初始阶段,8月是全年经济的底部,9月是筑底企稳的起点,10月和11月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但也要正视当前及2025年经济面临的内需不足和外部冲击
2024年12月17日 09:22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25年资本市场改革动向
顶层定调、监管表态,意味着2025年资本市场改革仍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
2024年12月16日 10:4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九个信号
会议直面困难、坦诚务实,从具体困难到具体目标,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针对性
2024年12月13日 08:19
化债之后与特朗普冲击:2025年中国经济展望
2025年“特朗普冲击”将加剧中国宏观政策的外部掣肘,但中国财政货币政策仍应“以我为主”,通过更大力度的政策措施稳定经济后,汇率、债务等问题都可迎刃而解。政策应靠前发力,走在预期前面
2024年12月09日 11:23
2025年财政如何发力稳经济?赤字率达到4%的三重效果
财政政策被寄予厚望,赤字率是核心关键。赤字率1个百分点差距在1.3万亿-1.4万亿元,但信号意义和稳定预期的意义却相差甚远
2024年12月03日 16:17
加载更多
罗志恒
罗志恒,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经济学博士,注册会计师,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清华大学金融安全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曾获新财富宏观经济最佳分析师。2023年7月受邀参加总理主持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并做发言。主要研究方向:宏观经济、财政理论与政策。
专栏最新文章
2025年的俄罗斯战时经济是“纸牌屋”吗
中考不考化学,会带来什么影响
联合国首份氧化亚氮报告的提示
德国“债务刹车”的前世今生
刘元春:要为大量不确定性预留超常规相机决策空间
刘世锦:经济增长要有高度也要有宽度
呼和浩特式育儿补贴全国推广需要多少钱
比特币挑战国际货币体系
如何理解2025年财政政策安排
政府工作报告释放的九大信号
2025开局之变:中国经济新叙事与资产重估
2024年中国区域经济版图:西部领跑、东部遇阻
1949-2024年中国各省份财政收入排名变迁
编辑推荐
停火谈判陷僵局 以军夜袭加沙致412人死亡
显影|广州冼村16年拆迁“拉锯”将终结
经济
|
2025年以来国债发行进度创新高
公司
|
香港法院驳回许家印前妻修订资产禁制令
世界
|
埃尔多安最大政治对手突遭逮捕
政经
|
长春一团伙以假招聘骗取个人信息
生育观
|
一孩、二孩和三孩,待遇缘何不平等?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京ICP证090880号
京ICP备10026701号-8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662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第01015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第直100013号
Copyright 财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谣言信息):010-85905050 13195200605 举报邮箱:laixin@caixin.com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啄木鸟公益基金会
|
意见与反馈
|
提供新闻线索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